《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書摘筆記|花錢之前先問自己9個問題
你是否經常衝動購物,買了許多不必要的東西?明明知道應該要減少消費,卻還是難以控制?你知道嗎?每天一杯三美元的咖啡,五年後會讓你損失8000多美元!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這本書,希望每個人在花錢的時候都能夠多一些考慮。
本書作者,葛蘭·薩巴蒂爾(Grant Sabatier)在24歲那年失業,銀行帳戶裡只剩下2美元,但他的花了5年多的時間,就累積到了125萬美元的淨資產,並在30歲那年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本篇文章會和大家分享書中9個你在結帳之前需要思考的金錢問題,打開你對花錢的腦洞。
1)這些錢能買我未來多少的自由時間?
當我們花錢買了某個東西,就等於少存了這些錢。花錢時,你不只是把錢付出去而已,你同時也付出了時間,還有未來的潛在價值。很多人都忽略了這背後極大的機會成本。
計算一下你目前一天的花費是多少。假如平均一天花費25美元,那麼每當你存下25美元,你就能夠買到未來一天的自由,這一天你不用工作也能繼續生活。如果存下100美元的話,那你就為自己買到未來了4天的自由。
每當在消費時,用未來的時間來量化這一個東西的價值,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加體會到這一個東西是不是真的值得你購入。
2)買這個東西能讓我多快樂嗎?
問問自己:「花這個錢能為我的生活帶來多少價值?如果他現在會讓我快樂?到了明天或是下個月,我還會有多快樂?」
仔細思考下來,你會發現很多你以為能夠帶來快樂的東西,其實不能給你帶來快樂,或是曾經給你帶來快樂的東西,已經無法再讓你感到快樂了。下個月的你甚至可能會為今天買下的東西而感到後悔。
不過,如果一樣東西真的會給你帶來快樂,為你的生活注入幸福,或是給你帶來自信,那你還是可以選擇買下它的,因為這可能會比你存下來的錢更有價值。
賺錢就是要購買長期快樂,添增幸福感嘛!
3)我要賺多少錢才能買這個東西?
很多人在購物的時候,會忽略掉這一部分,就是當我們在購買東西時,支付的是稅後收入。這就代表你必須賺到高於這一個東西的定價才買得起。
一杯售價三美元的咖啡,你可能要賺到四美元才買得起。雖然多一美元看似小錢,但如果金額更大的消費就差很多了。
如果你需要繳25%的所得稅,那麼當你購買一部四萬美元的車,就必須賺到大約53,332美元的稅前收入才能支付,多了13,332美元。
你繳了多少的稅,你就必須多賺多少錢,才能買某樣東西。如果你需要繳15%的稅,那你買的任何東西,真實的價格都會比售價昂貴15%。
4)我買得起嗎?
有許多人經常會入不敷出,買的東西其實根本無法負擔,甚至還會用信用卡來分期付款。
作者提到,我們的任何一筆消費,例如一趟假期或是一部車,都不可以超過個人淨資產的百分之二到三。
假如你是個社會新鮮人,才剛開始存錢,淨資產是負數的話,那麼你就必須犧牲一切奢侈的享受。例如暫時延後出國旅游、不要買車,或是可以選擇購買便宜可靠的二手車來駕。
在淨資產轉成正數之前,花費盡量越少越好,這樣才能夠更快達到財務自由。
5)改用百分比來看價格差異
一杯三美元跟四美元的咖啡,表面上只差一塊錢,但其實相差了25%。透過百分比來看價格差異,更能看出兩者之間的真實差距。
舉例來說,A品牌的咖啡豆一袋是9美元,而知名品牌一袋是12美元,中間雖然只相差3美元,但如果用百分比來看的話,就是相當33%的價差了。這時後你就可以判斷為了某个品牌的咖啡豆品質,是否值得你多花33%的價格去購買了。
下次當你在逛街比價時,不仿試試用百分比來比價。
6)有更便宜的嗎?能免費交換嗎?
買任何東西之前,可以先想想這東西能不能免費獲取,如果能免費當然是最好。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考慮用等值交換的方式或是以物換物。例如說,把車子借給朋友,交換他們每週請你吃飯一次,將你不常用的東西跟別人交換。
另外,購買二手物品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很多東西其實都會貶值,所以買二手的東西就可以為你省下更多的錢。
有便宜的方法就用更便宜的方法,能省則省嘛!
7)為求方便,我花了多少錢?
當我們購買包含服務的物品時,都會付出更高的金額來換取便利,例如咖啡、外帶食物等等。作者以前每天都會花3美元購買一杯咖啡,直到有一天他發現在家泡一杯咖啡
竟然只需要花費0.5美元,就只因為方便而多付了6倍的價錢。
為求方便的費用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隱形小偷,悄悄地把你的收入給偷走。有了這一個概念後,下一次當你想要購買一杯星巴克的時候,就會三思而後行了。
在還沒達到財富自由之前,就要好好限制自己一個月可以享受被服務的次數。
8)這個東西往後會花我多少錢?
不管金額多小,經常性的消費,長期下來就会積少成多。
如果你每小時稅後的工資是5美元,那麼1000美元除以每個小時的工資5美元的話,你是否願意用人生中的200個小時,去換取一年外帶咖啡的習慣?還是你選擇在家自己煮咖啡:0.5美元,一年只需要花費180美元左右而已?
在家煮咖啡的話,可是能足足省下820美元,又或是164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可能會覺得這164個小時在一整年的時間裡面微不足道,但如果疊加起其他經常性花費,例如健身會員卡,外帶午餐,串流音樂服務等,這將會是一筆龐大的數目。
儲蓄會積少成多,花費也一樣,花小小幾筆錢也會變成一大筆。
9)這些消費在未來值多少錢?
假如當初沒有消費,那麼原本的每一塊錢若是用在投資,或是花費在自己想要打造的副業上,在現在或是未來會價值多少呢?
假設回報率有7%,拿每年花在喝咖啡的1000美元固定投入,加上複利的效應,這筆錢五年後就會價值7,555.84美元了,十年後就會變成16,750.75美元。
假如你利用不買新車而省下的4萬美元來投資,不只你的淨資產不會減少4萬美元,還會以每年百分之七的速度成長。你因為不買新車,而多投資的4萬美元,每十年就會增長一倍,十年後你就會有8萬美元,二十年後就會有16萬美元了。
你今天消費的同時,會犧牲「存錢」和「讓錢變大」的兩個機會,每次的消費都會拉長你達到財富自由所需要的時間。
經常問自己:這些錢在今天對我比較有價值,還是在未來對我更有價值?答案很顯然就是後者,這就是延遲消費的意義。
結言
花錢要講究策略,既要享受生活,又要兼顧財務自由。如果花費是必要的,而且能帶來足夠的幸福感,那麼就可以花。如果花費不是必要的,或者只會帶來短暫的幸福感,那麼就應該慎重考慮。
總之,找到適合自己的花錢方式,你就能在享受生活和追求財務自由之間取得平衡。
記住,財務自由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目標,它意味著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