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什麼?ETF怎麼買?ETF有哪些?一文解答所有ETF問題
ETF是什麼?ETF怎麼買?ETF有哪些?
相信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投資新手的疑惑。
對於還未接觸過投資領域的人,更是會覺得ETF優點陌生,更不知道ETF是什麼,ETF怎麼買。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會提供完整指南,幫你用一篇文章就解決所有ETF的問題。
也就是說,看完這篇文章後,你就會知道ETF是什麼、ETF怎麼買、ETF有哪些推薦、ETF有什麼優點等。
但如果你對投資還不熟悉,建議可以先閱讀這篇文章:2025股票入門全攻略:從零開始的股票入門完整指南
話不多說,一起來開始探索ETF的相關知識吧!
ETF是什麼?
ETF英文叫做Exchange-Traded Fund,中文意思是「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是一種「被動型」投資,投資者不需要去主動選股、決定各股票比例和挑選時機進場,一切都由ETF追蹤的指數來決定你買的股票。
雖然名字中的「基金」一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共同基金」,但ETF卻与傳統基金有所不同。
至於分別是什麼,後續會有說到。
將ETF的定義拆解來看,你會發現ETF是這樣構成的:
ETF = 指數 + 股票型 + 基金
「指數」代表其中包含多種股票的意思。例如美國S&P500指數。
只要透過該「指數」,我們無需逐一公司去看,就能了解美國500大上市公司的整體的績效。
「股票型」就是追蹤股票市場所設計的,使它可以像一般股票集中在市場掛牌。
「基金」就是類似於共同基金的模式,由某個投信公司管理並發行。
你可以把ETF想像成一個美食拼盘,裡面擺滿了各種讓人可以吃到的美食。
舉個例子,假設你投資一檔追蹤美國股市指數的ETF,這檔ETF可能包含數百甚至數千家不同的公司股票。
這意味著你不僅擁有了這些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權,還能受益於整個股市的表現,同時把風險給分散掉。
總結來說,ETF属于是一種基金商品,並採用「被動型」投資法。
投資者可以從多個標的物來實現分散投資。
ETF的歷史與發展
ETF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
第一檔ETF是1993年在美國上市的標普500指數基金SPDR S&P 500(代碼 SPY)。
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ETF被推出,追蹤不同的指數和資産類別,如債券、房地產、原物料、黃金、匯率等等。
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最重要的ETF發行市場,而發行ETF的主要三大券商分別是:SPDR、Vanguard、iShares。
ETF的發展與投資者對更低費用、更高流動性和更多投資選擇的需求密切相關。
ETF的創新不斷推動着整個投資行業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延伸閱讀:投資什麼最賺錢?ETF、股票、債券、加密貨幣、房地產?
ETF跟共同基金的差別是什麼?
為了避免混淆,我們先釐清ETF與「共同基金」的差別在哪。
ETF的管理方式屬於「被動式管理」,以追蹤指數績效為目標,系統會自動挑選。
但共同基金就是所謂的「主動式管理」,是會由基金經理來選股,以打敗大盤為目標。
其次,ETF的管理費用會比共同基金來得更低。
而在交易的方式上,共同基金無法在交易時段內直接買賣,而是需要在基金公司公布每日淨值後才能交易。
ETF則可以隨時下單買賣,操作相對簡便靈活。這也是投資ETF的優點之一。
差別 | ETF(美股) | 共同基金 |
---|---|---|
操作模式 | 追蹤指數或組合 | 主動選股和交易 |
交易所交易 | 是 | 否 |
買賣費用 | 低 多為0% | 較高 約3% |
透明度 | 高 | 一般 |
持有期限 | 無限制 | 有限制 |
管理年費 | 0.1%~0.2% | 1%~2.5% |
績效表現 | 取決於市場、追蹤指數 | 經理人的操作 |
新手投資推薦指 | 5星 | 2星 |
ETF績效怎麼樣?
ETF績效又是怎麼樣呢?
關於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股神巴菲特很有名的「十年之賭」案例。
據說巴菲特在2007年的時候,與對沖基金公司Protégé Partners下了一個賭約,賭注為100萬美元。
他選擇以追蹤S&P 500指數的指數基金和對沖基金進行比賽,觀察十年後誰能獲得更高的報酬。
最終結果顯示,巴菲特以追蹤S&P 500指數的指數基金取得了優異的表現,年化報酬率達到8.5%(圖表中最右側的S&P Index Fund),遠超過對沖基金公司挑選的5個基金(Fund A~D)。
由於巴菲特贏得了這個賭約,他將獲得的賭金捐贈給了慈善機構。
該報告也進一步證實了:追蹤市場指數的投資策略長期下來能夠取得出色的回報。
而且相對於對沖基金等主動型基金,指數基金在長期投資中的優勢。
延伸閱讀:2025股票入門全攻略:從零開始的股票入門完整指南
EFT類型有哪些?
一般來講,市場上的ETF可分為兩種類型:「被動型」與「主動型」。
「被動型」的ETF類型是由背後系統的操作,旨在追蹤大市或特定指數。
「主動型」的ETF類型則由基金經理去主動操控買賣。
除了這兩種ETF類型之外,還有針對特定資產對賭的「反向型」ETF類型。
但此類投資風險更高,所以投資前還是需要先了解清楚,可別「下錯注」了!
不過,大多數ETF都是以被動型為主,而被動型ETF也可分成6個類型。
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選擇一些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的主要ETF即可,不需要深入了解每一種特殊的ETF,待熟練和有經驗後再談也不遲。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被動型」ETF的細分:
ETF類型 | 資產類型 | 細分類別 | 適合新手的類別 |
---|---|---|---|
股票ETF | 股票 | 區域型、產業型、單一國家/地區型、市值型等 | 大型股ETF、區域股票ETF |
債券ETF | 債券 | 政府債券型、企業債券型等 | 政府債券ETF、投資級公司債券ETF,TLT |
不動產ETF | 不動產 | 美國REITs、全球REITs | VNQ、VNQI |
商品ETF | 商品 | 黃金、原油等 | 黃金ETF |
貨幣ETF | 貨幣 | 主要貨幣、新興市場貨幣等 | X |
特殊工具ETF | 多樣化 | 單一行業、新興市場等 | 單一行業ETF、新興市場ETF |
其他ETF | X | 槓桿型、反向型 | X |
股票型ETF
這是最常見的ETF類型之一。
股票ETF就是同一時間持有一籃子不同的股票。
例如,一個追蹤S&P 500指數的股票ETF將持有相應的S&P 500成分股,使投資者能夠在單一投資中受益於整個股票市場的表現。
股票ETF可以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進行歸類,以便投資者更好地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ETF。
以下是各種分類方式的簡要說明:
區域分類,按照不同地區或國家進行分類 | 例如,亞洲市場股票ETF、歐洲市場股票ETF、美國市場股票ETF等。這些ETF追蹤相應地區或國家的股票市場指數。像VTI就是投資全美國市場的ETF、其他新興市場如VWO、非美國區的有VEA。 |
規模分類,根據公司市值或規模的大小進行分類 | 這可以包括大型股票ETF、中型股票ETF和小型股票ETF等。這些ETF投資於不同市值規模的公司股票。 大型股:買進很多高市值公司的ETF,如S&P 500 指數(SPY、IVV、VOO都是在追蹤該指數) 中型股&小型股:一般指排在前幾百大型股之後,像是IJH中型股、IJR、IWM小型股。 |
單一國家/地區分類,專注於單一國家或地區的ETF | 例如,美國股票ETF、中國股票ETF或日本股票ETF等。這些ETF追蹤相應國家或地區的股票指數。EWJ就是追蹤日本市場、追蹤中國市場的FXI、追蹤台灣的EWT、投資英國的就有EWU、投資香港的就是EWH。 |
單一產業,以產業分類的ETF,聚焦於特定行業 | 例如:科技股票ETF、能源股票ETF或綠色能源ETF等。目前資金規模較大的產業型ETF就有QQQ(科技股)、VGT(資訊科技類股)、XLV(醫療保健)。 |
主題分類 | 這些ETF持有相關行業或主題的股票,讓投資者能夠在特定領域進行投資,如5G、AI人工智能、元宇宙等。 |
這些分類方式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不同類型的股票ETF,並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和目標做出選擇。
債券型ETF
債券型ETF的投資組合由多種債券組成,旨在提供穩定的收益和資本保值。
這些ETF通常追蹤特定的債券指數,如政府債券指數或企業債券指數。
透過投資債券ETF,投資者可以在一個產品中間接持有多種債券,從而實現債券投資的多樣化和分散風險的目的。
債券ETF是根據發行機構和債券評等進行分類的。
根據發行機構的不同,債券ETF可以分為公債和公司債:
公債 | 由政府發行的債券,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公債。例如TLT,TLT屬於長期的美國公債ETF,追蹤 ICE U.S. Treasury 20+ Year Bond Index。因為TLT投資於長期美國政府債券,因此在市場波動時通常被視為避險工具。 |
公司債 | 由企業發行的債券,根據債券評等的不同,公司債可以分為: 投資等級債 非投資等級的高收益債(垃圾債券) |
綜合債券 | 綜合債券就是包括了公債和公司債,可以讓投資者可以一次投資多種不同類型的債券,好比說BND這檔ETF。它追蹤的指數是 Bloomberg Barclays U.S. Aggregate Bond Index,這個指數包含了美國不同類型的公債和公司債券,涵蓋了整個美國債券市場。因此,BND 提供了投資者對美國債券市場的多元化投資,涵蓋了不同債券類型和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從而降低了投資組合的風險。 |
不動產型ETF
不動產型ETF(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也稱REITs。
不動產ETF提供了一種方便、多樣化和低成本的方式來投資於不動產市場。
投資者可以透過購買不動產型ETF的股份,間接持有多種不動產相關的資產,從而參與不動產市場的投資,享受租金收入和資本增值的潛在收益。
這使得不動產投資變得更加容易且具有流動性,同時降低了單一不動產投資所面臨的風險。
這些不同產型ETF包括了公寓、商業大樓、倉庫、停車場、通訊塔等等。
這類ETF就包括了IYR(追蹤美國房地產市場表現)、VNQ(追蹤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 REITs )、REET(追蹤全球不動產投資信託市場表現)。
商品型ETF
商品型ETF(Commodity Exchange-Traded Fund)旨在追蹤特定商品市場的表現。
它持有相關的商品衍生品或直接擁有商品資產,以提供投資者對該商品市場的參與。
因為這些ETF投資於各種商品,如黃金、銀、原油和農產品等,所以投資者可以透過商品型ETF在不直接持有實物商品的情況下參與商品市場,從而分散風險並受益於商品價格的變動。
商品型ETF適合那些希望在投資組合中增加商品市場保險度的投資者。
它們提供一種方便、多樣化且低成本的方式來參與商品市場,使投資者能夠受益於商品價格的上漲或下跌。
然而,投資者應該意識到,商品市場可能具有較高的波動性和風險,並應該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謹慎考慮商品。
商品型ETF的例子有:GLD(追蹤黃金價格表現)、USO(追蹤原油價格表現)、DBC(追蹤多種商品價格,如能源、農產品和金屬等)。
投資ETF優點有哪些?
優點1:分散風險
由於ETF持有多個成分股票,投資者可以透過購買一個ETF來分散風險。
即使其中一些成分股票的表現不佳,其他股票的表現可能會彌補損失,從而減少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性。
通常來說,ETF的成分股不會一直保持不變,因為系統會把那些不符合標準的股票排除,然後加入其他符合標準的股票,這樣就能達到最好的績效成績,同時也就降低風險。
優點2:流動性高,易於交易
ETF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就像普通股票一樣。
這意味著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時間內隨時買入或賣出ETF股份,享受市場流動性和交易靈活性。
所以ETF非常容易買進和賣出,比起共同基金的買賣方式方便很多。
優點3:交易成本低
股票型ETF通常具有相對低的費用。
這是因為ETF屬於被動交易,並不需要基金經理主動選股、然後再頻繁交易。
這樣就省下一筆管理費用。
通常來說,ETF所需要繳付的費用會比共同基金來得低。
ETF內扣費用主要有:手續費、交易稅、保管費、經理費、雜費。
例如,ETF的平均管理費只要0.3%~0.4%,共同基金則需要0.5%~0.75%。
而交易稅就只要0.1%,相較股票要0.3%。
加上ETF屬於長期投資,中間也不需要買進賣出,所以手續費也就更低了。
這就使得ETF成為一種成本效益高、同時適合長期投資的選擇。
優點4:透明化
ETF的持股相當透明化。
投資人可以在ETF發行的券商上查到最新的投資內容。
這讓投資人更容易掌握該ETF的績效表現。
這是因為ETF的首要目標是複製指數的績效,也就是追蹤特定的指數或指數成份股的表現。
這種操作方式使得ETF的投資組合與指數成份股保持一致,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具有相對的透明度。
這種特點讓投資人能夠更加了解ETF的投資策略和組合,並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優點5:定期調整和審核成分股
指數基金的後方有一個委員會由市場專業人士組成。
這些人定期審核指數的基本規則,並檢查成分股是否符合指數的標準。
如果有成分股不符合,委員會會將其從指數中移除,同時將符合標準的股票納入指數成分股。
這樣的調整由委員會進行,投資者不需要自行做任何調整,只需長期持有指數基金即可。
這種方式讓投資人不用擔心指數的變動,並可以享受到市場整體表現的收益。
美股ETF發行商是什麼?
美股ETF的發行商是指資產管理公司,它們負責創建、發行和管理ETF產品,然後按照其追蹤的指數或投資策略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ETF的發行商不同於券商,券商提供交易平台供投資者進行買賣,而發行商則是創建和管理ETF的實體。
ETF發行商就像在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電腦一樣,ASUS、DELL、ACER等不同廠牌。
大家一樣是電腦,只是品牌不同。
所以可以從中比較哪家更為適合,以下是一些比較著名的美股ETF發行商(資料來源於Yahoo):
Vanguard:
- Vanguard於1975年在美國成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公墓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 他們以低廉的管理費和被動投資策略聞名,其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VTI)是美國市場上最大的ETF之一。其他著名標的還有,VOO、VEA、VTV、BND、VUG、VWO等。
- 平均費用率:0.11%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SSGA):
-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是美國道富公司的投資管理部門,成立於1978年。
- 其中SPDR S&P 500 ETF (SPY)是美國最受歡迎和最大的ETF之一。其他的就有,SPRD DIA、SPRD GLD等。
- 平均費用率:0.31%
iShares (BlackRock):
- 一個由貝萊德管理的一系列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 擁有ETF發行最多的發行商,它旗下包括的標的包括IJR、IVV。
- 平均費用率:0.36%
美股代表性ETF有哪些?
從第一檔ETF誕生到現在,美國現今已經有2,000檔以上的ETF可供選擇,其中更以SPY、VTI、IVV、VOO、QQQ這五檔ETF最具代表性。
ETF | 追蹤指數 | 前10大成分股 | 資金規模 |
---|---|---|---|
SPY(SPDR) | S&P 500 Index | AAPL蘋果、MSFT微軟、Amazon亞馬遜、NVIDIA英偉達、Tesla特斯拉、 Alphabet (Class A)谷歌、Meta臉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尔·哈撒韦、Alphabet (Class C)谷歌、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美国联合健康集团 | 307854 |
VTI(Vanguard) | 全市場指數 (大、中、小企業) | AAPL蘋果、MSFT微軟、Amazon亞馬遜、NVIDIA英偉達、Alphabet (Class A)谷歌、Alphabet (Class C)谷歌、Meta臉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尔·哈撒韦、Tesla特斯拉、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美国联合健康集团 | 901700 |
IVV(iShares) | S&P 500 Index | AAPL蘋果、MSFT微軟、Amazon亞馬遜、NVIDIA英偉達、Tesla特斯拉、 Alphabet (Class A)谷歌、Meta臉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尔·哈撒韦、Alphabet (Class C)谷歌、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美国联合健康集团 | 203364 |
VOO(Vanguard) | S&P 500 Index | AAPL蘋果、MSFT微軟、Amazon亞馬遜、NVIDIA英偉達、Alphabet (Class A)谷歌、Alphabet (Class C)谷歌、Meta臉書、Berkshire Hathaway伯克希尔·哈撒韦、Tesla特斯拉、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美国联合健康集团 | 543100 |
QQQ (Invesco Power Shares) | Nasdaq-100 Index | MSFT微軟、AAPL蘋果、NVIDIA英偉達、Amazon亞馬遜、Tesla特斯拉、Meta臉書、Alphabet (Class A)谷歌、Alphabet (Class C)谷歌、Broadcom博通、PepsiCo百事公司 | 88714 |
除了上述5檔ETF之外,如果你想追蹤科技類型的ETF就可以看看VGT。
若有興趣金融類的就可以看XLF。
希望追蹤能源產業的便可以關注XLE。
對醫療保健感興趣可以選擇XLV。
同時,SPY、IVV、VOO這三檔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都是季配息的,而配息時間分別是3、6、9、12月。
該殖利率大約是在1.5%~4%,所以這三檔都是相當適合新手和長期投資的。
影響ETF實際收益的因素
內扣費用
ETF的內扣費用通常稱為管理費用/Expense Ratio,是指投資者持有ETF時,ETF公司自動從基金資產中扣除的費用,用於支付基金管理和運作的相關成本。
這些內扣費用,投資者無需自行支付,會直接從基金資產中扣除。
管理費用是ETF的主要成本之一,並通常以年化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例如0.1%或0.5%等。
這表示每年投資者所持有的ETF資產中,將被扣除該百分比以作為基金管理費用,以用作支付基金管理公司的運作成本,包括基金經理的薪酬、行政費用、監管費用等。
由於ETF的運作相對簡單,通常只是追蹤特定指數或投資組合,因此管理費用通常比傳統主動型基金的費用(約1%~2%)低,這也是ETF受到投資者歡迎的原因之一。
拿其中一個較為代表性的美股ETF VTI為例,我們就可以看到其內扣費用 (Expense Ratio)為0.03%。
所以內扣費低的話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投資回報,特別是長期投資的情況下。你也可以通過比較不同ETF的Expense Ratio來做出適合的決策。
資金規模
資金規模指的是ETF所管理的總資產價值。
資金規模的大小與ETF的實際收益密切相關。
較大的資金規模通常意味著ETF的流動性較高,這就使投資者在買賣ETF時能夠以更接近淨值的價格進行交易,減少買賣價差所帶來的成本。
此外,大型的ETF往往擁有更低的內扣費用(Expense Ratio),因為較大的資產規模相對比較小型的ETF來得更高效。
這使得大型ETF在長期投資中,尤其是定期定額投資的情況下,能夠提供較高的實際收益。
相反,較小的ETF可能因為規模較小而面臨流動性較差的問題.
投資者在買賣時可能會面臨較高的買賣價差和交易成本。
而且資金規模較小的ETF可能會分擔相對較高的固定成本,導致了內扣費用更高。
高週轉率
高週轉率(Turnover Rate)指的是ETF的投資組合中,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買賣交易的總量,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高週轉率意味著ETF的投資組合在較短的時間內頻繁地進行交易,這可能會導致交易成本增加,並影響ETF的績效表現。
高週轉率也可能意味著ETF的投資策略較活躍,更主動地進行投資組合調整。
ETF怎麼買?
那ETF怎麼買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透過海外券商平台。
選擇該方式的優點有,費用低(甚至0費用)、資產保障高等。以下這3家海外券商都有較低的手續費,且用戶也多:
1. TD Ameritrade
TD Ameritrade 德美利證券(簡稱 TD),是目前全球最知名的網路券商之一,於199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後來在2020年與嘉信合併,並更改股票代碼為 SCHW。
TD對於第一次投資ETF的人也很友好,因為它們也推出了模擬交易帳戶,可以讓投資者先熟悉基本操作,然後再真正去投資。
優點 | 缺點 |
---|---|
中文介面與客服 | 審核時間長 |
ETF免手續費 | 高保證金率 |
沒有開戶資金最低門檻+入金限制 | |
虛擬交易模式 |
2. Firstrade
Firstrade(第一證券)是一位美籍華裔劉錦杭於1985年所創立的。
Firstrade 也是美國金融監管局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和美國證券投資人保護組織 Securities Investor Protection Corporation (SIPC)的會員。
這兩個組織下的會員代表著投資者擁有券商不幸倒閉後的保障。
優點 | 缺點 |
---|---|
開戶沒有最低門檻要求 | 股價報價會延遲 |
ETF免手續費 | 規模較小 |
開戶流程簡單 | |
個股專業分析報告 |
3. eToro
eToro是一家社交投資和多資產經濟公司,於2007年在以色列成立,早期是個FOREX外匯平台。
eToro是這幾年發展最快的投資平台,全球用戶已有2,000萬戶。
所謂的「社交投資」指的是投資者可以在eToro平台上免費追蹤知名投資人的持有股有哪些,還能運用複雜跟單功能,然後就能跟明星投資人的組合下單。
想要知道如何註冊開戶的話,可以看看這篇文章:註冊eToro|2025超詳細開戶指南,只需3步驟
優點 | 缺點 |
---|---|
可使用信用卡/paypal入金 | 12個月沒登錄就會每月收取10美元閒置費 |
可使用複製跟單系統 | 商品選擇較少 |
開戶流程簡單且快速 | |
提供十萬美元的虛擬帳號讓用戶測試 |
結言
ETF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可以說是為投資者提供了簡單、便宜和靈活的投資方式。
透過選擇適合自己的ETF類型,並建立多樣化的投資組合,投資者可以實現更好的風險管理和資産增長。
但是,投資者應清楚了解ETF投資的風險與收益,並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透過不斷學習和利用可用的資源,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利用ETF的潛力。
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學習ETF的投資策略,以下就有個好康跟你分享!
——
工商時間
目前,好葉正在推出《現代價值投資課》,讓任何想靠投資致富的人能夠系統化掌握投資知識,靠投資累積財富。
課程中不僅提到怎麼看股、選股,也有教學員怎麼搭配不同的ETF類型,來有效促進自己的資產增長。
如果你也想像好葉一樣在20歲從1,000美元到30歲累積35萬美元的投資資產,而且在2023年和2024年還戰勝大盤,分別獲利41.27%和40.06%,這門課你就不能錯過!
而現在正有一個優惠活動,凡加入課程的學員將會獲取價值超過900美元的「個人資產負債表 + 資產組合追踪表」獎勵,讓你可以自動化追蹤和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和個人資產。限額100位名額!
如果你是剛起步的投資新手,或是想要靠投資致富的人,那就趕緊了解課程,讓自己在投資路上少走彎路,更快獲得財富自由!
——
ETF投資常見問題
Q1:ETF是什麼?
ETF是Exchange-Traded Fund的縮寫,中文意思是「指數股票型基金」。
它是一種被動型投資工具,追蹤特定指數的表現。
ETF包含多種股票,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在交易所買賣ETF,實現分散投資。
ETF的主要特點包括:
- 追蹤指數表現
- 可在交易所買賣
- 費用較低
- 分散投資風險
- 透明度高
Q2:ETF與共同基金有什麼差別?
ETF和共同基金的主要差別在於:
- 管理方式:ETF多為被動管理,追蹤指數;共同基金多為主動管理。
- 交易方式:ETF可以像股票一樣隨時交易;共同基金通常每日結算一次。
- 費用:ETF的管理費用通常較低,約0.1%-0.2%;共同基金費用較高,約1%-2.5%。
- 透明度:ETF的持股每日公開,透明度高;共同基金通常每季公布一次。
- 最低投資額:ETF沒有最低投資限制;共同基金通常有最低投資額要求。
Q3:ETF類型主要有哪些?
ETF的主要類型包括:
- 股票型ETF:追蹤股票指數,如S&P 500指數ETF。
- 債券型ETF:投資於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
- 商品型ETF:追蹤黃金、原油等商品價格。
- 不動產型ETF:投資房地產信託(REITs)。
- 貨幣型ETF:追蹤外匯匯率變化。
- 槓桿型/反向型ETF:放大指數漲跌幅或做空指數。
Q4:投資ETF優點有哪些?
投資ETF的主要優點包括:
- 分散風險:一次投資多種股票,降低單一股票風險。
- 流動性高:可以像股票一樣隨時買賣。
- 費用低:管理費用較低,約0.1%-0.4%。
- 透明度高:持股組合每日公開。
- 定期調整:指數定期審核調整成分股,維持投資品質。
Q5: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ETF?
選擇ETF時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 投資目標:選擇符合自己投資目標的ETF類型。
- 追蹤指數:了解ETF追蹤的指數及其表現。
- 費用率:選擇費用率較低的ETF。
- 資金規模:規模較大的ETF通常流動性更好。
- 發行商信譽: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好的ETF發行商。
- 交易量:交易量大的ETF通常買賣價差較小。
Q6:ETF的主要風險有哪些?
投資ETF的主要風險包括:
- 市場風險:ETF追蹤的指數下跌會導致ETF價格下跌。
- 追蹤誤差:ETF表現可能與追蹤指數有偏差。
- 交易對手風險:ETF發行商或交易對手可能違約。
- 流動性風險:部分ETF交易量小,可能難以快速買賣。
- 匯率風險:投資海外ETF面臨匯率波動風險。
Q7:ETF怎麼買?
購買ETF的主要步驟:
- 開立證券帳戶:可選擇海外券商如TD Ameritrade、Firstrade等。
- 資金入金:將資金轉入證券帳戶。
- 選擇ETF:根據投資目標選擇合適的ETF。
- 下單交易:在交易時間內下單購買ETF。
- 長期持有:ETF適合長期投資,定期檢視投資組合。
Q8:ETF的費用結構是怎樣的?
ETF的主要費用包括:
- 管理費(Expense Ratio):最主要的費用,通常在0.03%-0.5%之間。
- 交易手續費:部分券商對ETF交易收取手續費。
- 買賣價差:ETF買賣價格之間的差額。
- 追蹤誤差成本:ETF表現與指數表現的偏差。
- 稅費: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稅法規定。
Q9:ETF與股票投資有什麼不同?
ETF與股票投資的主要區別:
- 分散程度:ETF投資多只股票,分散風險;股票投資單一公司。
- 管理方式:ETF多為被動管理;股票需要主動選股。
- 費用:ETF整體費用較低;股票交易可能有較高佣金。
- 股息政策:ETF通常定期分配股息;股票派息取決於公司政策。
- 研究需求:ETF投資者主要研究大盤走勢;股票投資需深入研究個股。
Q10:如何評估ETF的表現?
評估ETF表現的主要指標:
- 總回報率:包括價格變動和股息收益。
- 追蹤誤差:ETF表現與基準指數的偏離程度。
- 費用率:較低的費用率有利於長期表現。
- 流動性:交易量大、買賣價差小的ETF更具吸引力。
- 資產規模:較大規模的ETF通常更穩定。
- 夏普比率:衡量風險調整後的收益。
- 波動率:反映ETF價格波動的程度。
免責聲明: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所有交易皆存在風險,虧損可能超過您的投資金額,請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所有交易皆存在風險,虧損可能超過您的投資金額,請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