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招擺脫恐懼,讓你勇敢踏出舒適圈!
在自己舒服的範圍內,每個人都寧願呆在自己的圈子內。在這一個圈子裡,你有朋友、家人、和生活裡的一切,那都是會讓你感到自由自在、放鬆和安全的。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沒有什麼東西帶給你刺激的話,你是不會願意改變這舒適的生活作息的。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一些事,需要踏出舒適圈的時候,你有想過自己會怎樣嗎?會害怕?會恐懼?會沒有勇氣面對?
本篇文章就為大家整理了7種可以幫助你擺脫恐懼的方法,那就是:
- 遠離太過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 在安全的小範圍內,讓自己冒險
- 分析自己感到恐懼的原因
- 分析自己待在或踏出舒適圈分別的最壞情況
- 做一個恐懼保險箱
- 面對恐懼,觸底反彈
- 開始寫成功日誌,啟動自信心
同時,小編也會帶大家了解恐懼背後的心智模式,以及如何擺脫它,因為只有從根本上擺脫學習新事物的恐懼,你才能夠好好地裝備自己,以便從容地面對未知的未來!
7 種方法擺脫恐懼,安心踏出舒適圈
一、遠離太過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曰
如果要讓一個人恐懼、沒有自信的話,就給他一個無須努力就能獲得的安全感,那他就會因為害怕擺脫現狀,而不會想要去爭取什麽了。
比如,許多家長會幫孩子把升學事宜都安排得妥妥當當,讓他們只需要注意課業就可以了。最後,這導致孩子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爸媽已經鋪好了前路,所有事情都已經被安排好了,自己也不需要特地去爭取什麼。
再比如,安安穩穩的工作會讓你失去學習成長的渴望,因為每個月都吃得飽、睡得好,生活就像養老一樣如此安逸,沒有競爭,也沒有什麽危機,就不需要為自己徒增煩惱,耗費腦力了。
這些容易獲得的安全感,其實是一種假象,你也不過是滿足於現狀。當真正的危機出現時,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你被自己困在了舒適圈內。
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安於現狀,而是要一點一滴地踏出你的舒適圈,挑戰一下自己。努力增進自己的實力,你才能夠確保自己有能力去面對下一個危機。
二、在安全的小範圍內,讓自己冒險
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說的,上帝不是要你成功,祂只是要你嘗試。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要多一點踏出舒適圈。實際上,所謂的踏出舒適圈,並不是真的指要踏出你一個框框,去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相反地,我們要做的是,擴大這一個框框,讓自己敢於做更多的事。
就像副標題提到的一樣,你的冒險,應該要在安全的小範圍內。你可以把它當作是對「舒適圈」框框的一種探試。輕輕地一敲,也許你就會發現,這一道墻並沒有看上去的那樣堅固,它其實是很脆弱的。只要你敢於行動,用力一推,就一定能夠把範圍給擴大。
比如,害怕迷路的你,很喜歡用GPS導航。在一個不着急的下午,你可以試著關掉手機的GPS導航系統,選擇一個想去的地方,憑著自己的記憶去到目的地。或許,那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需要依靠GPS,你一直都很清楚路線,只是害怕迷路、缺乏安全感罷了!
三、分析自己感到恐懼的原因
有時候,我們會停在原地,跨不出那一步,就是因為恐懼的心情,一直在束縛著我們。由於我們害怕面對事情,害怕失去自身的價值,也害怕自己無力應對,於是就像是中了美杜莎的魔咒,被石化在了原地。
為了解開這一魔咒,當你遇見讓自己恐懼的事情時,你可以利用問與答的方式,替自己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讓你感覺到恐懼、卻步,不敢踏出第一步。
這其實是在轉向幫自己建立自信,因為在分析的過程當中,你會將自己所擔心的“大事”拆解成“小事”,同時,也會幫自己找出解決辦法。既然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解決方法,那就沒有什麼好恐懼的了!
像我最初與團隊一起籌辦《成長思維行動營》的時候,很擔心,也很猶豫,甚至有點卻步。我的腦海裡,一直都浮現著讓我感覺不舒服的原因:我不擅長說故事,怎樣分享好的內容呢?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怎麼與學員交流呢?我的臨場反應不快,怎麼回答大家的疑問呢?
直到後來,我把這些煩心的事一一都列了下來,然後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煩惱,也擺脫了原有的恐懼感。
Q:不會說故事分享內容,怎麼辦?
A:可以參考別人的故事,內化為自己的內容。
Q:不擅長交流,怎麼辦?
A:那就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回复吧!
Q:臨場反應不快怎麼辦?
A:沒關係,我還有一群隊員,不是嗎?
四、分析待在或踏出舒適圈分別的最壞情況
恐懼,很多時候,會讓我們待在原地不動。但是,遲遲不動作的話,我們又有可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後悔莫及。所以,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來,把自己認為最壞的結果寫下。
- 如果我們待在舒適圈,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 如果我們離開舒適圈,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對比這兩種情況,才能夠更理智地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比如,成為《成長思維行動營》的籌委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沒辦法分享好的內容、沒辦法應對學員的疑問、沒辦法給他們帶來信任感。那拒絕成為籌委的話呢?我就只能當一個旁觀者,看著行動營的進行卻沒辦法參與、什麼事都改變不了。相比較起來,我更願意承擔當籌委後,可能會發生的最壞情況。
所以,你也可以將兩件事的最壞情況給寫下來,然後很認真地問一問自己:如果我得承擔其中一種最壞的情況,我要哪一種?
五、做一個恐懼保險箱
恐懼保險箱,能夠幫助你暫時放下恐懼,讓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想做的事。在這一個過程當中,你就會發現,或許,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以下是應用恐懼保險箱的五個步驟:
- 首先,可以把恐懼的事情,盡可能詳細地寫在一張紙上,至少寫上10條。
- 然後,把它付交給你最信任的人或是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 同時,你也要堅定地告訴自己:「雖然我擔心的事情有很多,但現在我要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等我做完了以後,才來取回我寄放在裡面的恐懼吧。」
- 沒有了恐懼的束縛,現在,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了。
- 當事情完成了以後,再回來打開你的恐懼保險箱,再看看,你所擔心的事情是否發生了。
久而久之,不需要恐懼保險箱,你也可以勇往直前,走出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
六、面對恐懼,觸底反彈
卡耐基說過:“當你學會接受了最壞的結果,你才能把專注力放在當下,不計結果地努力,這樣得到的結果往往是最好的。”
人之所以會害怕踏出舒適圈,並不是因為害怕會要發生什麼事,而是因為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麼事。所以,做最壞的打算,就是對這種害怕做出的一種心理防守。
根據《面對恐懼,從容面對》(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一書指出 ,恐懼有三個層次:
- 層次1:對事情本身的恐懼;
- 層次2:對失去背後價值的恐懼;
- 層次3:真正的恐懼,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應對失去。
擧個例子,害怕公衆演講是恐懼的第一個層次。而更深的層次,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害怕演講本身,而是害怕自己的演講失敗。然而,在最深的層次,你的內心深處所擔心的,其實是自己沒有能力應對演講失敗的狀況和後果。
在應對害怕的事情時,我們就是要把內心最深處的恐懼給挖出來。只要你準備好接收最壞的結果,你反而就不會再害怕了,恐懼,也就跟著煙消雲散。
七、開始寫成功日誌,啟動自信心
不願意離開舒適圈,往往源自於對自己的不自信。而成功日誌,就是一種可以幫助你啓動自信心的方式,讓你通過每天告訴自己,「我很好」,來增强自己的信心。
參考理財書《小狗錢錢》,你可以在成功日誌裡面,記錄每一件成功的事情。或者,每天都至少寫下5條個人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只要你肯每天花上10分鐘的時間,記錄成功日誌,那麽你就有機會從中學習到一些道理。
比如,在記錄自己的勇敢事跡時,你會發現自己其實比想像中更勇敢。即使當下很害怕,你還是完成了任務。從中,你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雖然害怕但仍勇敢前進,這才叫做勇敢。勇敢的人,其實也是會害怕的。
從受害心態,到掌控人生
如果你願意,你總是可以掌控些什麼:想要學習,你不必得到什麼允許;想要努力,你不必等機會來臨;想跳脫舒適圈,你不必看別人眼色。
如果你願意,你現在就能夠學習、能夠努力、能夠跳脫舒適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讓你深深陷入抱怨和自憐中。
“快樂”與“不快樂”按鈕
每一個人都希望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可以遠離那些令人不開心的事。但問題是,你開不開心,是誰決定的?是生活、是別人,還是你自己?
下面說個故事:
小明有一位朋友,這裡我們叫他A君,最近春風滿面、神采飛揚。於是,好奇的小明便開口問他說,“什麽事情,讓你那麽開心啊?”
臉上掛著笑容的A君笑嘻嘻地說,他認識了一位女生,很聊得來,幾乎每個晚上都在聊天,感覺很有機會約出來見面。
沒想到,過沒幾個星期,再見到A君的時候,他心情很低落、悶悶不樂,因為那個女生開始冷落他了。她從原本的秒回,變成了“分”回,再到“時”回,最後變成已讀不回!
看著這樣的A君,我明顯能感受到,他對自己的情緒失去了掌控感,因為他快不快樂都是由別人決定。他身上彷彿是裝上了兩顆按鈕,一個“快樂”,另一個“不快樂”。別人隨意的舉動,就能夠觸碰到這些按鈕,影響他的心情。
故事說完了。
想問你:你的身上也有這樣的按鈕嗎?誰可以觸碰這些按鈕?
事實上,每個人都要快樂和不快樂的時候。一個對生活沒有掌控感的人,會很輕易向外界展露自己身上的“不快樂”按鈕,任由別人觸碰。
這種人被稱之為“受害者”,他們常常會把自己的情感交給別人,讓外界影響自己的喜怒哀樂。在生活中,每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被老闆訓斥辦事不力、碰到不合理的顧客、或者另一半的傷害時,他們就會推卸責任、逃避痛苦。
這麼做,雖然能夠遠離挫折及痛苦,但他們同時卻也失去了自信。陷入在抱怨和自憐當中,“受害者”根本就不知道怎麼面對未來。
和“受害者”相反的,就是“掌控者”,他們身上的按鈕,就只有自己能夠觸碰。“掌控者”十分明白,雖然這個世界不完美,但他們都有能力為自己的情況負責。
被老闆訓斥,可以選擇和他溝通,也可以選擇回家自我提升;碰到不合理的顧客,可以耐心向他解釋,也可以選擇放棄與他成交;另一半傷害自己,可以選擇表達不滿,也可以選擇分手。不管外界怎麽樣,下一步的生活,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面對困境,也有些人會認為,只要改變外在因素,就能夠將其解決。比如,工作環境不好,就換一份工作;對象不好,就換個對象。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有著受害心態,就算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人換到另一個人,他們還是沒有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幸福。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拿回身上的按鈕,不讓別人觸碰,成為一個自我掌控的人。
“受害者vs掌控者”損益表
作為一個受害者,到底有什麽好處和壞處?
如果我們選擇做一個掌控者,那麽我們又要付出些什麽呢?
這裡要教大家玩一個游戲,叫做 “受害者vs掌控者”的損益表,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成為受害者以及掌控者之間的區別。
受害者的世界
首先,我們進入“受害者的世界”。這裡要先提醒你,這只是一個游戲,你不需要完全相信自己所講的話,只需要全力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並打開感官去體驗就可以了。
開始回憶一件真實的、讓你難以釋懷的事情,嘗試讓自己進入受害者的世界。
你要努力說服自己:這件令我痛苦的事情,都是別人(社會、家人、朋友、同事)害的!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不是我的責任!我是無辜的!除了抱怨,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們來看一位咖啡店老闆的故事,作為例子。
在這個游戲當中,他想了:
“這幾年最讓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2020年的新冠病毒大爆發!都怪那些人,吃什麽野味、蝙蝠。那段時間,病毒施虐,政府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實行了行動管制令。我的生意可怎麼辦啊?客人都不能出門,我的店面租金、咖啡原料、水電費,樣樣都要錢,為了守住咖啡店,那一年我真的是在倒貼錢做生意啊!現在還搞得負債累累。都怪那些讓病毒蔓延全世界的人!要不是他們,我怎麼會背負那麼多的債務呢?”
這個時候,就有人說他:“不對啊,我在臉書上一直都有看到,蠻多咖啡店都還生存得好好的,有的甚至還開了分行呢!他們在網絡上都有自己的網站,還會教大家各種咖啡知識,也提供外賣服務,怎麼你不嘗試也提供這類型的服務呢?”
“沒錯,很多咖啡店都生存了下來,但是,你不懂啦!喝咖啡,就是要現沖的。外賣,怎麼能體驗到咖啡的濃厚香味呢?而且,要轉線上,你不知道這很麻煩嗎?我怎麼處理得過來?又要弄網站,又要經營社交網頁,還要沖泡咖啡,我一個人怎麼弄啊?我又不熟悉這些東西,也不知道要寫什麽內容!這麽複雜的東西,我不會啦!”
別人繼續挑戰說:“你可以請人幫你經營網站和社交網頁啊!而且,現在的外賣平台那麽多,你可以選擇一家適合自己的啊!如果不知道怎麽操作的話,外賣平台的人也會教你怎麼使用。忙一點不要緊,關鍵是要賺一點錢回來啊!”
“哎呀,你不知道啦!外賣平台的收費很貴,一次久要徵收我30%的利潤,這對我完全沒有好處,還可能會讓我虧錢呢!況且,請人來管理的話,他們也不一定瞭解我的理念,萬一花了一大筆錢,卻沒幫我賺到錢呢?我豈不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哎喲,我好慘,錢好難賺啊!”
“你也真是不容易。”別人終於說。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身邊的人,其實都給了咖啡店老闆很多很好的建議,但是受害者非常善於玩一種“是的…不過”或者“你不知道…其實”的游戲,讓自己深陷在指責當中,不去看任何的希望以及可能性。
你可以花個3分鐘時間來試試,安裝這個心智模式,體驗一下這種感覺。下面我準備了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進入到受害者的世界。
- 你最難以釋懷的故事是什麼?
- 你覺得這是誰的錯?(注意:你在玩受害者遊戲,所以,不管是誰的錯,那都不是你的錯)
- 別人會怎麼挑戰你的說法?
- 你會怎麼反駁他們,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體驗了“受害者模式”之後,現在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並把答案都寫下來:
- 受益:在體驗受害者的時候,你有什麼比較舒服的情緒嗎?像是覺得自己很可憐,覺得發洩出來很開心等等。
- 損失:你有什麼比較不舒服的情緒嗎?比如覺得很絕望,或是要揭開舊傷疤很痛苦。
這就是受害者損益表了。你所寫下來的感覺、行為,都只是受害者慣有的模式,不代表就是你會有的表現。只要越了解這個模式,你就能夠越快幫助自己擺脫它,也就能夠開啟自我掌控的人生。
掌控者的世界
接下來,就進入“掌控者的世界”。這裡也還是要先提醒你,這只是一個游戲,你不需要完全相信自己所講的話,只需要努力扮演好掌控者的角色,就可以了。
還是回憶起剛剛的那個故事,不過這一次,你要換一種思維模式。不管怎麽樣,你都要論證,自己是可以負全責的,如果我願意,我會有更好的選擇!
跟前面一樣,我們還是來看咖啡店老闆的故事,作為例子。只不過,這是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其實我的咖啡店生意會變得不好,我也是要負上責任的。雖然因為病毒的關係,的確有好幾個月沒辦法營業,但身為老闆的我,應該要趁沒辦法開店做生意的行動管制期間,主動學習新興的網絡生意。開一個臉書粉專也不會太難,內容的部分,我可以參考別人的文章,或者分享一些自己的個人經驗,我還可以時不時就在臉書上曬一下我賣的餐點,吸引大衆。”
這個時候,有人說:“可是你要懂得吸引流量,學會如何打廣告才有效果啊!光是開設臉書粉專,那是不夠的!如果沒有人關注你,你又怎麼招攬到生意呢?”
“我可以主動去學習如何打廣告,吸引流量啊!現在,市面上不就有很多線上課程,都在教人如何打廣告嗎?不然,我也可以問看看朋友的推薦,然後報名去學習,反正現在不轉型,遲早也是要轉型的,多學一些知識也是有用的。”
別人繼續說:“可是,那麽多東西要學,你不會覺得累嗎?而且,現在已經逐步開放了,你還有時間學習嗎?”
“的確,要學的東西好像有點多。不過,我可以一步一步來,先開設臉書粉專,再定期PO文,教大家咖啡的知識,或是介紹店裡的餐點。至於新網站或外賣服務,我可以外包給其他人做。畢竟,什麽都不做,就只是在等死罷了。試一下,我或許就有機會改變現狀。就算沒辦法馬上改變什麼,也可以在之後遇到問題時,再做調整!做生意,本來就是要見招拆招!如果認為做生意會一直順順利利的話,那也就太天真了!機會,總是要自己主動去爭取的,不是嗎?”
怎麽樣?這個故事有沒有給你一些新的思路呢?掌控者在找到自己的問題時,也同樣找到了改變事情的可能性。你準備好要嘗試掌控者模式了嗎?
跟前面一樣,我準備了一些問題,可以幫助你進入到掌控者的世界。
- 你剛剛故事的新版本是什麼?
- 如果你能夠負責,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注意:你在玩掌控著遊戲,所以,你能夠把控一切)
- 別人會怎麼挑戰你的說法,幫你找到藉口?
- 你會怎麼反駁他們,其實這樣也是我可以掌控的?
體驗了“掌控者模式”之後,現在你可以問自己兩個問題,並把答案都寫下來:
- 受益:在體驗掌控者的時候,你有什麼比較舒服的情緒嗎?像是覺得自己找到了新方向等等。
- 損失:你有什麼比較不舒服的情緒嗎?比如覺得很後悔。
這就是掌控者損益表了。
在完成了所有的遊戲之後,你就會獲得兩份損益表,清楚地告訴著你,從這兩個不同的模式中,你能獲得什麼樣的損失和收益。看著這兩份損益表,你可以思考一下,往後的日子,你想要用什麽心智模式來應對問題?
記得,你一次只能選擇一種心智模式。
如果你選擇了“受害者”,你可能會很舒服,因為你什麽都不用負責,但你會失去掌控生活的可能性。相反的,如果你選擇“掌控者”,那你可能會比較有壓力,但卻有機會掌控自己的生活。
最後,你是想要自憐地受害?還是堅强地掌控呢?
相關影片推薦:
結言
以上就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如何擺脫恐懼,安心踏出舒適圈。
隨著時代腳步的快走,社會一天天的,都在改變。在這巨大的裂變中,想要讓自己能夠安身立命的話,你所要做的,並不是死死地呆在自己的圈子內,而是要給自己裝備更多的武器,讓自己有能力去面對那些未知。
因此,今天的分享,希望能夠在本質上,幫助你直面自己的恐懼,擁抱它。唯有這樣,你才能夠解開自己給自己的枷鎖,學習成長,武裝好自己去面對未知的世界。
祝愿今天的分享,能夠給你帶來一丁點的啟發~
也歡迎你留言分享自己獨有的秘訣,讓我們的團隊跟其他的讀者都能夠有所獲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