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說話之道》書摘筆記|說話的藝術,比技巧更重要?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書籍簡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這一本書,讓大家認識說話這一門藝術

本書作者,蔡康永,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主持人,曾榮獲第40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並七度擔任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身兼作家、編劇等身份的蔡康永,常年與人打交道,積累了深厚的說話經驗,所以特別善於說話之道。

對於說話,蔡康永有著自身的見解,他認為弄懂「說話之道」比練習說話技巧還更重要。透過研究說話,你將會更深度地認識自己和別人之間的關係,搞懂別人在想什麼,而更重要的是,弄明白自己到底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什麽是說話之道

說話,與我們息息相關,所有的事情:報告、開會、道歉、要求加薪、致賀詞、傾聽訴苦,都需要我們開口說話。然而,說話不僅限於開口發聲,我們還需要有能力去想像,傾聽的人是怎樣的心情,想聽到什麼樣的話

想想看,我們每天說那麼多話,但有幾句是我們會把它放在心裡仔細思考一遍的呢?

圖:對說話的反思

這有助於我們弄清楚自己的内心,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内心深處的想法會藏在我們的話裡面,然後從我們的嘴巴說出來。如果我們能夠加以思考,就會更加認識自己,也會比較懂得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及評價

唯有懂得說話之道,你才能夠讓談話發揮出最佳的效果。

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在日常生活當中,判斷人的性格,除了靠第一眼的印象之外,就是憑他們的一言一語了。一個人所說的話,往往反映著他是一個怎麽樣的人。

反過來看的話,你希望人們怎樣看待你,你就要說出什麼樣的話,因為一個人的言語和他的內心,其實是會互相連結、互相影響。

如果你想成為謹慎的人,你就要練習對說話的謹慎;如果你想要生活過得有品味,那你就要注意說話時的品味;如果你想要多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那你就要訓練自己好好傾聽。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呢?從現在起,就練習那樣說話吧!

把對方看在眼裡,放在心上

在進行眼神交流的時候,你要拿捏得當,以避免造成對方的負擔。如果你只是死死地盯著對方的眼睛說話,那他們可能會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因而感到坐立不安;你自己也會盯得眼睛不舒服,以致精神疲憊。

眼神交流最重要的,其實是通過觀察對方的表情、動作,來了解他們的情緒和意願,以便讓對話朝著對的方向進行

只有讓他們感受到你給予的關心和尊重時,他們才會提升對你的信任與好感。比如,在吃火鍋的時候,如果感覺對方被麻辣的食物給嗆到的話,你可以貼心地為他遞上白開水解辣。

另外,通過對環境的觀察,你也可以得到一些線索,說出符合氛圍的話。比如,參加派對的時候,氣氛通常都是興奮、高昂的,這時,你如果說了哪些掃興的話,那不僅會破壞氣氛,還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圖:眼神交流

總之,在與人交談的時候,要時刻留意對方和環境的氛圍。這不僅能為你的形象加分,也能讓別人聼你說話,因為你懂得照顧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並把他們放在心上。


如何讓談話變得更吸引人

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所說的一字一句,無非就是想讓別人認真聆聽。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要把談話變得更吸引人,才能夠讓對方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只專注在聼我們說話。

用懸疑式的說話方法

懸疑式的說話方法,可以引起聽眾的好奇心

就像電視劇一樣,每一集的劇情往往都會結束在最高潮的懸疑狀況,讓你看得心癢癢,恨不得馬上接下去看下一集。

同樣的,在話裡增加一點懸疑的成份,你就能夠引起聽眾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的好奇心,問你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然後乖乖地聼你說話。

圖片來源:Photo by Emily Morter on Unsplash

在練習這種技巧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講幾句就稍微停下來,看看對方的反應

如果他們感興趣,追問後續的話,那就代表你的談話是吸引人的;如果不然,那你就需要換一個方法,或直接轉移話題,重新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直奔主題,踢破爆點式的說話方法

如果說上一個方法是先做一些鋪墊,然後停在高潮處,引起別人想知道「後來呢?」這樣的語術的話,那麽,接下來的方法就是直接敘說故事的爆點,引起別人想問「為什麼?」

有一次,蔡康永在節目上介紹一位名為常玉的畫家時,他是這麽說的:「我手上這本書,大概只比滑鼠墊大一點點,但是那麽小的面積,如果上面是常玉的油畫,那麼它現在的市場價格大概是新臺幣三百萬到六百萬元。」

這樣的開頭方式,引起了觀衆的好奇心,會想要知道常玉到底是誰,為什麼他的書只不過是像書一般大小,但是價格卻那麼貴。如果蔡康永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介紹的話,那應該沒有多少觀衆會對常玉有興趣。

其實,現代網絡文章的標題,大多數都是直奔主題式的寫法。在網上瀏覽資訊的時候,我們往往都會先看標題,如果覺得足夠吸引人的話,才點擊進去網頁閱讀內容。

所以,在練習這種技巧時,你也可以參考網絡文章的標題,或是一些影片的片名,學習設計一句引人注目的話。這樣一來,別人就會被你吸引,更有耐心地聆聽下去。


總結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溝通為橋梁。

說話,作為雙方面溝通的通道,是我們應該要認真看待的一件事。在與人溝通交流時,記得把他們放在心上,因為只有給予了足夠的尊重,你才能夠獲得相等的對待。簡單來說,說話之道,就是懂得把別人放在心上,將彼此的距離給拉近。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