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90天休戰!川普喊「買股票」後市場暴漲1,100點!這些股票將爆發?
之前4月份,才做了一個影片分享《股市暴跌不止:投資者6大應對策略》。
股災堅持定投,用優惠的價格買入優質的公司,降低投資成本。沒想到,那麼快就收穫豐盛,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美股就反彈暴漲了。這其中最重要的驅動因素,無疑就是美中之間的貿易戰休戰協議。
這個消息一出,全球市場立刻沸騰,道瓊指數暴漲1,100點,科技股更是全面爆發!
但為什麼市場會出現這麼大的轉變?為何反應會如此強烈?更重要的是,這對你我的投資組合意味著什麼?
嗨,大家好,我是好葉,陪你一起學習學校沒教的知識。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析這個局勢,探討這次貿易協議的內容、市場目前的動向、哪些行業和股票成為最大的贏家,以及我個人的投資策略。
貿易戰大戲:從對抗到意外休戰
要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我們必須先了解整個事件的發展過程。今年以來,美中貿易爭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升級:
- 3月:川普政府提出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20%關稅
- 隨後中國回應對美國食品徵收15%關稅
- 美方再升級至54%關稅
- 中方反制提高至84%
- 美方再提高至104%
- 中方拒絕妥協,美方關稅提升到驚人的145%
- 股市陷入恐慌,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威脅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情況會持續惡化時,雙方出人意料地宣布了90天的休戰協議。而川普顧問透露,美國還有24個貿易協議即將登場。
這次的協議是在瑞士達成的,美國將關稅從145%大幅降至30%,而中國則從125%降至10%。雙方從之前幾乎完全斷絕貿易的邊緣,拉回到了相對溫和的水平。
有趣的是,川普在協議達成前就曾公開表示:「現在是買股票的好時機」,並稱美國的發展會像火箭一樣直線上升。
而在川普發言後,市場立即出現「風險偏好」情緒。
當天道瓊工業指數大漲1,161點,漲幅2.81%;標普500指數上漲3.26%;納斯達克指數更是勁升4.35%,創下超過一個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說起來,這不是川普第一次在重大經濟政策前發出類似的信號。
4月10日市場見底時,他也曾發推文鼓勵購買股票,隨後宣布了除中國以外的90天關稅暫停,市場隨即反彈9.5%以上。
但國際媒體和投資圈普遍認為,川普的「神預言」其實是因為他本人能決定關稅政策,等於「自己放火、自己救火」,喊話後再宣布利多,讓市場大漲,這種「預測」自然容易命中。
為什麼這次的中美休戰協議那麼重要?
不過話說回來,為什麼中美兩國決定暫時休戰呢?答案要從兩國之間的依賴關係說起。
看看數據就知道了。
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約4,389億美元的商品,僅向中國出口1,435億美元的商品,表面上看起來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但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更關鍵的是,美國標普500指數成分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年收入高達約1.2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美中貿易逆差的四倍,顯示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實際獲益遠超過表面上的貿易數據。這說明美國企業不僅依賴中國的製造,更依賴中國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此外,美國進口商品中約有14%來自中國,中國是美國僅次於墨西哥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研究顯示,2000年至2007年間,中國對美出口的增加,實際上提升了美國家庭每年約1,500美元的購買力,直接改善了美國民眾的生活水平。這些數據強調了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高度依賴。
但反過來看,中國同樣高度依賴美國市場。
中國出口產業為數千萬人提供就業,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之一。如果失去美國市場,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這些數據說明,美中經濟關係並非單向依賴,而是高度互補、深度交織的。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結構,就讓雙方都無法承受徹底脫鉤的代價。
而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場貿易戰暴露了全球化經濟體系的脆弱性。
自1980年代以來,美國大量製造業產能外移,1990年代的全球化政策促進了國際分工,但也使美國在日常用品製造上競爭力下降、成本上升。
中國則崛起為全球製造中心,目前承擔全球約三分之一的製造業產出,並在電池、原材料、製藥、家電等領域擁有壓倒性優勢。
例如,中國製造的電池比歐洲便宜30%以上,比美國便宜20%,而在維生素、藥品原料領域,中國占全球出口市場約70%。
即使2018年起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但事實證明中國企業的全球市場地位並未受到根本性動搖。中國製造已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商品,也成為抑制全球通脹的重要力量。
同時,中國也依賴美國的高科技、資本和品牌,雙方在技術、投資和市場層面密不可分。
因此,這次90天休戰協議的意義就在於:它不只是暫時緩解了兩國間的經濟壓力和市場恐慌,更為雙方繼續談判、尋求長遠解決方案創造了空間。
他們都意識到經濟「脫鉤」的代價極高,在合作中競爭,才是目前的出路。
休戰協議出爐後,市場有什麼走向?
美中90天關稅休戰協議一出,市場就像剛喝完能量飲料一樣,立刻來了個大反彈。
S&P 500單日漲了3.26%,納斯達克更直接跳漲超過4%。
這波行情,說白了,就是投資人終於覺得最壞的情況沒發生,鬆了口氣,資金也因此馬上湧進股市,但避險資產像黃金、美元指數則明顯回落。
但我們要注意,目前的協議只是一個90天的暫停期,離真正解決問題還早。
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雖然從145%大砍到30%,中國也把對美關稅從125%降到10%,但這只是把過去一年累積的報復性關稅暫時撤掉,還沒回到貿易戰前的水準。
那市場現在當然很開心,因為短期內供應鏈壓力減輕,企業可以趕快補貨,像北美航運、科技、零售、半導體等板塊都受惠。
中國最近還給四家稀土公司發出口許可,稀土供應鏈也穩定下來,德國車廠福斯都鬆了口氣。
但別忘了,這波反彈很可能只是短暫的慶祝行情。企業界還是很謹慎,資本支出計畫沒人敢大膽拍板。
而且川普已經放話,歐盟才是「更難對付」的對手,接下來貿易戰火可能轉向歐洲。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還在,萬一90天後談判破裂,市場可能又要再次出現劇烈波動。
簡單來說,這次協議雖然讓市場短線大反彈,但真正的長期趨勢還得看美中能不能談出更全面的協議。
贏家股票:哪些行業將受益最多?
對於這次協議的影響,我相信很多人比較關心哪些公司和股票會受益。
最直接受益的領域就是科技、半導體、電動車、零售和物流相關股票。
科技巨頭反應最明顯。
亞馬遜和Meta在協議宣布後單日分別上漲8.1%和7.9%,蘋果、特斯拉、Nvidia也都大漲超過5%。這些公司在中國有龐大的供應鏈和銷售市場,關稅下降直接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Nvidia的市值甚至一度逼近3萬億美元,創下2025年新高。
資料也顯示,科技股在這90天會繼續受惠,因為供應鏈壓力減輕、出貨恢復,尤其是AI和晶片產業。
半導體產業也迎來喘息。
AMD、Marvell等公司在協議公布後股價都漲了超過4%。
這些企業高度依賴中美雙邊貿易,關稅降低後,原料和零組件流動更順暢,對於下半年業績是大利多。
電動車產業同樣受益。
特斯拉股價單日漲幅接近7%,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電池和零組件供應國,關稅下降後,生產成本明顯降低。
零售和物流產業則因進口商品成本降低、貿易量增加而受益。
沃爾瑪、Target等美國零售商能更快補貨、壓低成本,聯邦快遞、UPS等物流公司則因貿易量回升,運輸需求大增。
許多企業正趁這90天「搶進口」,預期美中貿易量會出現明顯反彈。
不過,這波利多還是帶有時效性。
專家提醒,協議只是短暫停火,90天後談判若不順,市場還是可能再度震盪。
我的投資策略
面對美中貿易戰這90天的休戰期,股市情緒立即大反彈,一個月前市場情緒還是極度恐慌,現在已經來到了接近極度貪婪的水平。反而這樣的狀況,才是我們投資者要警惕的時候。這邊就和大家分享我接下來的投資策略吧。
策略1:堅持定投,靈活調整現金額度
這一直以來都是我的長期獲利法則,美股200年歷史,長期看漲。目前美元霸權雖然受到影響,但依舊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短時間內還是難以取代。最重要的是,科技驅動世界法則,推進人類的便利性。目前大部分推動世界變革的科技公司都選擇在美股市場上升,這是我重點投資的原因。
當然,股市有高有低,每月定投即可降低投資成本,也不錯過增長的機會。而我的方式非常簡單,股市估值相對高時,就定投少點,股市估值相對低時,就定投多點。
其中的衡量標準也非常簡單,那就是拿大盤10年區間的PE估值來做評估,越高越貴,定投就少投資點,越低就約便宜,定投就多投點。通常我都會用當前的PE再加前瞻PE來做平均值,也會配合當前的經濟狀況來做綜合評估。
這樣就可以確保自己不會錯過投資增長,也不會一直買貴。
目前我在拍這個影片的時候,平均值為24.5,綜合目前去全球化的趨勢,算的上稍微偏貴一些的水平。
不過個股層面我們還是發現很多不錯的機會,盈利能力強,護城河高的公司還是被低估的。這部分都會在我們的投資課社群和大家分享討論。
策略2:檢視風險,布局現金流資產
目前股市大反彈,雖然說關稅協議已經在談,但美股經濟依然面臨通脹壓力和蕭條的風險。目前PCE通脹為2.8%,比起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還有一段距離。加上因為關稅政策,要達到這個通膨目標的難度又大大增加了。
通膨下不來,美聯儲不降息,高利率的環境下,很多企業是過得非常辛苦的,這對經濟增長是有一定的壓力的。
為此,趁股市反彈之際,就可以檢視自己的倉位狀況,平倉一些估值過高的公司,結算盈利,把資金調倉去一些防禦型的資產。
比如股息股是可以帶來現金流收益的,因為固定收益的關係在股災時也比較抗跌。
我最近就平倉掉了多年前投資的小米公司,結算400%的盈利,主要原因是我認為估值過高。然後投資到本地有穩定派息的銀行股息股。
當然這不是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大家還是要獨立思考,忠於自己的投資原則。
策略3:檢視倉位,開始避險資產
在之前的影片,一直都有和大家分享我個人是把比特幣納為避險資產的項目,分別持有穩定幣在賺利息,和比特幣作為避險。目前手頭上的持倉,因國際局勢升溫已經短期暴漲了47%。
而組合的加密貨幣資產也因為價值大漲而漲到13.5%的位置。
為此我也會做一些資產再平衡,可能會轉移一些到黃金這類的避險資產,但目前黃金價格已經高漲一波,所以會等待回測一些再分配建倉。但也有可能會用新投入的現金,因為目前依舊非常看好比特幣的保值價值,在於他的供應是有限的。
為什麼會做避險資產,主要就是因為目前美債危機未解,去全球化浪潮的盛行下,國際之間摩擦越來越大。
如果戰爭局勢升溫,資金不想跑去美元買美債賺利息,就會跑去避險資產。
如果你想要學習如何投資,學會把握市場出現的投資機會,那推薦你來免費領取這一本我花了半年撰寫的新書《投資,財富自由比想像中簡單》。
裡面濃縮了三萬字的乾貨內容,其中涵蓋了我的定投策略,選股策略,資產配置,ETF投資指南等。
這些策略都是幫助我從21歲的1,000美金開始,在31歲時累積到40萬美金財富的秘訣和技巧。
想要學習有投資增長自己財富的朋友,歡迎點擊連結領取哦。
展望未來:貿易休戰後的投資新地圖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美中貿易戰90天休戰的重要信息,希望你已經對整個局勢有了更清楚的理解。讓我簡單總結一下最關鍵的點。
這次休戰協議不只是數字的變化,而是代表全球經濟關係的重大轉折。從關稅最高點急速下降到現在的水平,市場的快速反應告訴我們投資者有多麼渴望穩定。
但我要提醒大家,現在的熱情可能會讓我們忘記一個事實:這只是90天的暫時休戰。就像玩棋一樣,這只是雙方暫停下來思考下一步,遊戲還沒結束。
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最明智的做法,依然是堅持定投並靈活調整現金額度。
美股長期看漲,科技驅動世界的趨勢也沒有改變,所以我會繼續關注那些推動世界變革、具備高護城河和強大盈利能力的產業。
但在布局時,我會根據市場估值來調整每月投入的金額——估值高時少投,估值低時多投,這樣既能降低成本,也不會錯過增長機會。
同時,資產配置也很重要。我不會把所有資金壓在單一產業或公司,而是會保留一部分現金,等待市場波動時再靈活調整,甚至適時轉向防禦型資產或現金流穩定的股息股。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分散風險,也能把握突發機會。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川普顧問提到的24個即將公布的貿易協議,每一個都可能為市場帶來新的機會和挑戰,這些變數都會影響市場短期情緒和波動。因此,保持彈性、隨時檢視倉位、根據估值和經濟狀況調整投資,是我認為更穩健的做法。
最後,我想說的是,股市總是充滿雜訊,充滿情緒感染。但只要保持耐心,專注自己的獲利投資法則,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而我的投資原則就是「保持長期思維」。在合理或是被低估的價格下,投資優質的企業和資產,耐心等待,長期之下,就能分享優秀公司成長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