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大腦》書摘筆記|訓練大腦,培養成功要素
書籍簡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成功者的大腦》這一本書,讓大家認識成功者大腦其中的三個要素,以及訓練大腦的策略。
作者傑夫·布朗,是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獲得由美國職業心理學會(American Board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所頒發的認知行為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雙項認證,同時也是職業運動心理咨詢師。
另一位作者,馬克·芬斯克,則是加拿大圭爾夫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也曾擔任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第一要素:自我意識
成功者的大腦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敏銳地觀察身邊事物的變化,並及時做出應對,創造出對自己有利的環境。
許多研究人員相信,人類之所以擁有自我意識,是因為鏡像神經元的存在。這些神經元讓我們擁有模仿的能力,並且會反思所看到的行為和情感。
比如,你曾經往後退的時候,不小心踩傷別人的腳趾,被痛駡了一頓。這時,鏡像神經元就會讓你意識到這是不良行為。此後,你在往後退之前,就會先確保後面沒有人;在看到有人想要往後退時,也會潛意識地把腳趾給收起來。
這就是自我意識,可以避免你傷害別人,也可以避免你被別人傷害。
學會觀察微表情
微表情,是那些一閃而過,幾乎沒有人會注意到的表情,就連呈現出微表情的人,也未必會意識到這些表情的出現。正因如此,只要能夠正確解讀,你就能馬上判斷出別人真實的感受,並做出調整。
如果想要學習解讀微表情的話,你可以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把某些片段的聲音給關掉,試著以演員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去判讀他們所要表達的情緒。然後,再次打開聲音,重複同樣的片段,看看是否與你猜測的一樣。
當你越來越善於解讀非語言線索時,你就能將這些技巧運用到真實生活中了。
觀察自己
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你要懂得專注在當下的情感,觀察自己思緒的變化和身體的感覺,不要急著做出任何判斷或反駁,以免做出反應過度的行為。
練習創造情緒,其實就是訓練自我觀察的方法之一。
想像一下,
- 在你生氣的時候,你的姿勢、呼吸,或甚是面部肌肉的放鬆水平,是怎樣的?
- 再來,在你快樂的時候,你觀察到的自己是怎樣的?
然後,嘗試找出這兩者的不同之處。比如,生氣的時候,面部肌肉會比較緊綳。下一次,在感受到這種感覺的時候,你就能馬上意識到自己在生氣,並且能夠快速調整。
只要收集更多的信息,自我意識的敏感度也就會隨之增加 。
第二要素:動機
成功者非常擅於完成那些看起來非常枯燥,但卻又是必要的工作。然而,研究顯示,新穎的事物,對大腦更具有激勵的作用。
成功者之所以能保持持續被激勵的狀態,並且穩步邁向目標,因為他們擁有成功的內驅力,也就是所謂的動機。這些動機,會幫助他們完成最微小、最平凡的任務。
即使面對障礙,甚至覺得目標遙不可及,成功者仍然能夠推動自己不斷努力,始終以目標為導向。
為平凡的小事賦予意義
許多小事情之所以看起來平凡和枯燥,都是因為我們忘記這些事情背後的重大意義。
比如,及時繳付賬單,其實能幫助我們更密切地關注自身的財務狀況;再比如,回復電話,其實可以幫助我們維持人際關係;又比如,整理電腦檔案,可以幫助節省日後尋找文件時間,提高完成任務的效率。
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其實和重要的事情息息相關。
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完成重復性任務
舉個例子,吃飯,是你每天都要重複做的事情。嘗試轉換用餐環境,或是不同的菜式,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吃飯』這個重複性任務。
只要對日常瑣事做出小小改變,你就能為重復性任務注入新生命,讓自己更有動力。
學會重視内在回報
成功者在向目標前進時,往往更看重內在回報,像是個人滿足感、更好的人際關係、更好的健康狀態等,而不是外在回報,像是金錢或物質上的享受。
為了獲得更大的內在回報,他們通常都會選擇延遲享受,讓自己保持對目標的飢餓。雖然在追逐目標的早期,外在回報確實能帶來短期動力,但在晚期的時候,卻很難達到激勵作用。
在體會內在回報之前,可以先嘗試以外在獎勵推動自己度過痛苦的初期。比如,在開始戒煙的時候,可以嘗試把剩下來的錢給自己買支好看的手錶,直到能夠體會內在的回報,像是更順暢的呼吸以及更美好的家庭關係時,就再也不需要外在獎勵了。
先外在,後內在,持續給自己無盡的動力。
第三要素:專注
成功者的大腦,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個人的專注水平,絲毫不會被任何事情給影響。即便身體遭受劇痛或生命受到威脅,也仍然能夠全神貫注地執行任務。
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跳馬決賽中,美國選手克里·斯特魯格讓世界見證了成功者驚人的專注水平。在第一跳的時候,她因為落地不穩,而撕裂了兩根韌帶。然而,她卻背負起奪取金牌的重任,選擇繼續完成比賽。 在完成第二跳的時候,她幾乎沒有被腳傷影響表現,最終以無懈可擊的表現,為美國體操隊贏得了金牌。
「當人類高度專注的時候,大腦會被目標給佔據,並且還會為了高效處理目標,而不惜放棄做出任何的犧牲。」
19世紀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兼哲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這並非是只有頂尖運動員才會經歷的狀況,我們每個人其實也都會面臨同樣的情景,比如參加考試、面試、發表演講或進行演出等等。
只要做到一心一意,你便能大大提高自己成功的機率。
學會讓自己重新投入
如果意識到自己分心了,那就應該停下來,明確告訴自己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以及任務的重要性。搞清楚目標之後,接下來就是盡量消除干擾注意力的因素,比如關掉手機,又或是結束與朋友的對話等等。
最後,把專注力投入到工作中,重新檢查之前所完成的任務,把注意力放在一些自己通常不會留意的小細節,好讓你對手頭上的工作產生新的看法,激起更高的專注力。
注意不常留意的,為工作注入新看法,激發高度專注力。
學會放鬆
在遇到難題或緊要關頭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感覺非常緊張,以至於發揮不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現,當人們放鬆處理事情時,內側前額葉皮質的活性就會被增強,從而大大提高我們靈光一現,突然想到辦法的機率。
在這裡,大家可以做個小小的實驗。下一次,當你要找什麼東西的時候,先別急著行動,而是先深呼吸、放鬆大腦,看看是不是真的比較容易尋找到你要找的東西。
當你意識自己很緊張時,就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並放鬆,只要有耐性,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總結
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不同的見解,甚至看待成功的角度,也是千差萬別。對於作者而言,成功,就是要剋服嚴峻的挑戰,並且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作者也反復强調,世界上沒有天生的成功者,只要采取行動,人人都可以打造出和成功者相同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