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和膽小,為什麼你害怕面對衝突?
「鈴、鈴、鈴」下課鐘聲急促地響了起來。當我回過神來,身邊的同學早就已經把桌上的課本給收好,快步離開了教室。總是慢半拍的我,這才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準備往學生的「天堂」——食堂走去。
這天上午,我如往常般走到了食堂,領取了學校專門為清寒學生所準備的免費午餐,一碗未加湯的熟麵。這碗麵就單單只有麵條,什麼配料都沒有,我還需要自己去檔口向老闆買一些湯才能吃。
我往身上的口袋摸了一摸,卻發現空無一物,頓時感到非常懊惱,心想:「怎麼沒有錢?我明明就帶了出來啊!沒錢的話,我就只能吃沒有湯頭,也沒有調味的麵條了。」
最後,我只能摸摸鼻子走到座位上,開始一邊吃起這平淡無味的麵條,一邊怨恨著自己的健忘。
同桌的朋友看著索然無味的我,不禁問道:「為什麼你不加湯?」
原因很簡單,我沒帶錢啊!
朋友一臉不可置信,像是聽到了自己從未想過的答案,驚訝地說著:「蛤?加湯要錢?誰說要錢了?」
我回答:「我每次去加湯,都會給老闆50sen(約5塊錢台幣)啊!」
這時候,朋友已經懶得跟我多說了,他直接拿著我吃到一半的麵,走到檔口前請老闆替我加了湯頭。
他沒騙我,真的不用錢!
我頓時紅了臉,感覺非常的生氣。不過,我也知道自己有錯,正是因為自卑和膽小,我才會犯了這樣的錯誤。我非常清楚,如果我再任由自己繼續膽小、自卑下去的話,那將會為我帶來更多的麻煩。
小時候的你,怎麼了?
在我小的時候,父親對我們的管教十分嚴格,但凡我們做錯了事情,就會被「打罵伺候」。某一次,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雖然我非常肯定自己沒有犯錯,但是父親還是認為錯在於我。於是,在沒有任何討論空間的情況下,我挨了父親一頓打罵。
委屈的情緒,讓我的眼淚不聽使喚地一直滑落。父親見了不但變得更生氣,還命令我不許哭。無助的我只能咬緊牙關,硬是把委屈情緒通通給「吞了下去」。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但它依舊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後來,我常常覺得,只要我無法討好別人,或是惹別人生氣,我就會被打、被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還倒不如打從一開始就不做出任何的表達,那就能避免傷害。
因此,現在的我已經習慣了要去順從別人、取悅別人。而且,我也十分厭惡爭吵,只要一發生爭吵,它就會讓我想起那種委屈的感覺感覺,令我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你的童年,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前段時間,我在與諮商師會面的時候,就聊到了自己的自卑與膽小,更回憶起了這一件與父親的往事。在跟諮商師聊天的過程當中,我才忽然發現,原來自己的自卑和膽小,都是源自於這件童年往事。
如果你仔細想一想,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現在的習慣和性格,都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有直接的關係。例如,你非常愛乾淨,或許就是因為小時候父母灌輸你,一定要保持家裡的整潔;你非常愛錢,或許就是因為你曾經因為沒錢而造成了自己的一些遺憾;你非常膽小,或許就是因為從小到大都不曾獲得過別人的認同。
勇敢面對恐懼,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都和自己的成長背景有非常直接的關係。小時候的經歷,尤其是讓自己恐懼的事件,往往造就了我們現在的樣子。不管你喜歡與否,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定會對你造成影響,造就你現在的人格。
如果你好奇自己為什麼會有某些性格,或是想要根治自己的缺點,或許你就應該要先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性格。
唯有了解問題的根源,你才能夠從根本解決問題,改變自己的性格。
總結
只有你自己,可以幫助自己突破自我。真正的勇敢,就是去面對自己的恐懼,與它和解。
相關文章推薦
- 《高敏感是種天賦》書摘筆記|肯定自己的獨特之處
- 《活出生命的意義》書摘筆記|探索並找到生命的意義
- 《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書摘筆記|抵抗壓力,從逆境中恢復
- 《情緒急救》書摘筆記|內心的傷,也需要急救
- 《拆掉思維里的牆》書摘筆記|打破僵化思維,走出舒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