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招擺脫恐懼,讓你勇敢踏出舒適圈!
在自己舒服的範圍內,每個人都寧願呆在自己的圈子內。在這一個圈子裡,你有朋友、家人、和生活裡的一切,那都是會讓你感到自由自在、放鬆和安全的。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大事、沒有什麼東西帶給你刺激的話,你是不會願意改變這舒適的生活作息的。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到一些事,需要踏出舒適圈的時候,你有想過自己會怎樣嗎?會害怕?會恐懼?會沒有勇氣面對? 本篇文章就為大家整理了7種可以幫助你擺脫恐懼的方法,那就是: 遠離太過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在安全的小範圍內,讓自己冒險 分析自己感到恐懼的原因 分析自己待在或踏出舒適圈分別的最壞情況 做一個恐懼保險箱 面對恐懼,觸底反彈 開始寫成功日誌,啟動自信心 同時,小編也會帶大家了解恐懼背後的心智模式,以及如何擺脫它,因為只有從根本上擺脫學習新事物的恐懼,你才能夠好好地裝備自己,以便從容地面對未知的未來! 7 種方法擺脫恐懼,安心踏出舒適圈 一、遠離太過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曰 如果要讓一個人恐懼、沒有自信的話,就給他一個無須努力就能獲得的安全感,那他就會因為害怕擺脫現狀,而不會想要去爭取什麽了。 比如,許多家長會幫孩子把升學事宜都安排得妥妥當當,讓他們只需要注意課業就可以了。最後,這導致孩子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爸媽已經鋪好了前路,所有事情都已經被安排好了,自己也不需要特地去爭取什麼。 再比如,安安穩穩的工作會讓你失去學習成長的渴望,因為每個月都吃得飽、睡得好,生活就像養老一樣如此安逸,沒有競爭,也沒有什麽危機,就不需要為自己徒增煩惱,耗費腦力了。 這些容易獲得的安全感,其實是一種假象,你也不過是滿足於現狀。當真正的危機出現時,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你被自己困在了舒適圈內。 在享受安樂的同時,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安於現狀,而是要一點一滴地踏出你的舒適圈,挑戰一下自己。努力增進自己的實力,你才能夠確保自己有能力去面對下一個危機。 二、在安全的小範圍內,讓自己冒險 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說的,上帝不是要你成功,祂只是要你嘗試。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說,要多一點踏出舒適圈。實際上,所謂的踏出舒適圈,並不是真的指要踏出你一個框框,去做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事。相反地,我們要做的是,擴大這一個框框,讓自己敢於做更多的事。 就像副標題提到的一樣,你的冒險,應該要在安全的小範圍內。你可以把它當作是對「舒適圈」框框的一種探試。輕輕地一敲,也許你就會發現,這一道墻並沒有看上去的那樣堅固,它其實是很脆弱的。只要你敢於行動,用力一推,就一定能夠把範圍給擴大。 比如,害怕迷路的你,很喜歡用GPS導航。在一個不着急的下午,你可以試著關掉手機的GPS導航系統,選擇一個想去的地方,憑著自己的記憶去到目的地。或許,那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自己根本不需要依靠GPS,你一直都很清楚路線,只是害怕迷路、缺乏安全感罷了! 三、分析自己感到恐懼的原因 有時候,我們會停在原地,跨不出那一步,就是因為恐懼的心情,一直在束縛著我們。由於我們害怕面對事情,害怕失去自身的價值,也害怕自己無力應對,於是就像是中了美杜莎的魔咒,被石化在了原地。 為了解開這一魔咒,當你遇見讓自己恐懼的事情時,你可以利用問與答的方式,替自己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讓你感覺到恐懼、卻步,不敢踏出第一步。 這其實是在轉向幫自己建立自信,因為在分析的過程當中,你會將自己所擔心的“大事”拆解成“小事”,同時,也會幫自己找出解決辦法。既然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解決方法,那就沒有什麼好恐懼的了! 像我最初與團隊一起籌辦《成長思維行動營》的時候,很擔心,也很猶豫,甚至有點卻步。我的腦海裡,一直都浮現著讓我感覺不舒服的原因:我不擅長說故事,怎樣分享好的內容呢?我不擅長與人打交道,怎麼與學員交流呢?我的臨場反應不快,怎麼回答大家的疑問呢? 直到後來,我把這些煩心的事一一都列了下來,然後以自問自答的方式,回答了自己的煩惱,也擺脫了原有的恐懼感。 Q:不會說故事分享內容,怎麼辦? A:可以參考別人的故事,內化為自己的內容。 Q:不擅長交流,怎麼辦? A:那就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回复吧! Q:臨場反應不快怎麼辦? A:沒關係,我還有一群隊員,不是嗎? 四、分析待在或踏出舒適圈分別的最壞情況 恐懼,很多時候,會讓我們待在原地不動。但是,遲遲不動作的話,我們又有可能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後悔莫及。所以,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來,把自己認為最壞的結果寫下。 如果我們待在舒適圈,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我們離開舒適圈,最壞的情況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對比這兩種情況,才能夠更理智地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比如,成為《成長思維行動營》的籌委最壞的情況是什麼?沒辦法分享好的內容、沒辦法應對學員的疑問、沒辦法給他們帶來信任感。那拒絕成為籌委的話呢?我就只能當一個旁觀者,看著行動營的進行卻沒辦法參與、什麼事都改變不了。相比較起來,我更願意承擔當籌委後,可能會發生的最壞情況。 所以,你也可以將兩件事的最壞情況給寫下來,然後很認真地問一問自己:如果我得承擔其中一種最壞的情況,我要哪一種? 五、做一個恐懼保險箱 恐懼保險箱,能夠幫助你暫時放下恐懼,讓你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想做的事。在這一個過程當中,你就會發現,或許,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 以下是應用恐懼保險箱的五個步驟: 首先,可以把恐懼的事情,盡可能詳細地寫在一張紙上,至少寫上10條。 然後,把它付交給你最信任的人或是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 同時,你也要堅定地告訴自己:「雖然我擔心的事情有很多,但現在我要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等我做完了以後,才來取回我寄放在裡面的恐懼吧。」 沒有了恐懼的束縛,現在,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了。 當事情完成了以後,再回來打開你的恐懼保險箱,再看看,你所擔心的事情是否發生了。 久而久之,不需要恐懼保險箱,你也可以勇往直前,走出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 六、面對恐懼,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