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越來越疏離?你可能不小心踩了「人際地雷」【學習週報】
内容目錄
朋友越來越少?你可能踩了「交友地雷」
你是社群媒體上的「地雷王」嗎?
科技發達的社群媒體時代帶給人們眾多挑戰,其中一項就是「人際關係」。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人們雖然能夠隨時隨地聯繫朋友、分享自己的近況。但卻容易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甚至因為「錯用」了社群媒體,踩了很多交友地雷,造成朋友之間的隔閡。
以下與你分享3個社群媒體上最容易遇到的「交友地雷」,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地雷一:過多使用「情緒性用語」
欸欸,你有看到XX昨天在IG上的貼文嗎?不曉得是不是在罵我…
每次看到朋友在社群媒體上「不指名道姓」抱怨某個人的所作所為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對號入座」,開始回想自己和她相處的點點滴滴,反省自己是否做什麼冒犯他的事情。
但因為隱私問題,我們也不方便去問對方:「欸,你說的這個人是誰啊?」因此,雙方的關係開始出現隔閡,越來越緊張,你也會開始閃避和對方相處的機會。
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得到出口,但社群媒體或許不是你抒發情緒的好管道。常常在社群媒體上批評、指責、甚至是抱怨別人,容易讓人因為擔心自己也會成為不敢親近你,深怕成為你社群媒體上的「主角」。
另外,人類天生就是自我保護的動物,我們在感受到自己有可能被某件事情影響時,就會避免靠近「危險」。因此,當他人擔心自己被你的負面情緒影響時,就會選擇慢慢離你遠去,減少和你接觸。
抒發情緒當然沒問題,但要記得適時收起「情緒用語」,避免造成朋友之間的誤會喔!
地雷二:太以自我為中心
牛津大學教授羅賓鄧巴曾說過,每個人最多只能和150個人保持友誼,而人們往往會選擇那些關心自己、對自己有影響力的關係。
換句話說,如果你被朋友認為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處處只為自己著想的,你或許就會不小心被朋友從「好友清單中」淘汰啦!
自私,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每個人都只喜歡對自己感興趣的人。而維持好友誼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先對他人關心的事物感興趣。這樣才能和朋友建立良好關係。凡事以關心他人為主,自然地你也會感受到別人對你的關心。
而在社群媒體上,如何表現出自己對他的人的關心呢?
其實非常簡單,你可以想辦法多多關心朋友的動態,給予他們關心。
或是在你可以在滑到有趣的內容時,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把你的快樂「分享」給他人;在聖誕節、過年、朋友生日的時候,送上你的祝福。甚至是在你逛網拍的時候,買一份適合他的小禮物送給他。
讓朋友知道你是關心他的,凝造你們生活在同一個生活空間的官爵。
雖然不如當面祝福有溫度,但因為疫情之下大家都儘可能減少線下見面的時間,因此學習如何在社群媒體上和朋友聯繫感情是非常重要的喔!
地雷三:交流過於表面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現在的我們,雖然能夠隨時在社群媒體上聯繫到朋友,但關係卻不見得變得更好呢?原因或許是因為,社群媒體設定,讓我們習慣「非常表面」的交流方式。
當有人在社群媒體上「追蹤」、「點贊」我們的貼文時,這意味著他們或許認同我們的為人,但這些舉動,並不等於成功與他人培養關係。輕輕點下的一個讚,可能只是一種流於表面的交流,背後擁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單純好奇、或許是驚訝、甚至是厭惡。就算你給他再多的「讚」,你們也只是「點頭之交」。
相反地,如果你可以主動在別人分享的內容下,寫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時,與對方驚喜深一層的交流,你就能夠挖掘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和對方開啟一場有意義的交流和對談。
只有找到了對方的核心價值,你們才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友。
因此在社群媒體上,可以嘗試主動多多參與互動,打開心交朋友,讓別人有機會多了解你,相信可以認識很多好朋友,也能好好和他們維繫感情
如何贏得朋友,擁有影響他人的能力?
縱橫以上的「地雷」,你中了幾個呢?我們該如何改善呢?
1936年,知名作家卡內基出版了一本名為《如何贏得朋友及擁有影響他人的能力》的書,至今仍被譽為「人際關係」的聖經之一。本書提到了好幾個不受時間限制的溝通法則,至今仍非常受用。
而我們已從這本書中,摘取出重點內容,特別針對現代人最常面對的「交友地雷」(包括以上3個地雷)提供解決方法。只需要短短20分鐘,你就能學會受用一生、任何情況都用得上的「交友法則」。
現在就馬上點擊免費領取7天《成長讀書會》VIP會員體驗,就能馬上閱讀此書,學習如何贏得朋友,影響他人吧!
本週精選社群分享
《成長書友會》學員精彩分享
想要成功,想要掌控人生,絕對脫離不開良好的思維模式。而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在天分,而是在於「心態」——《005成長書友會》語錄筆記官,郭均富
本月《成長讀書會》的Chase為《成長讀書會》的學員們,主持了第5期書友會。當天一共有4位説書人出席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閲讀心得,一起探討思維模式的課題,他們分別Steve、Palmo 、James 和Wing。
說書人在《書友會》中,除了分享好書,也個別分享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歷,還有從書中領悟到的價值,讓現場的大家收穫滿滿。以下與你分享4位說書人分享的書籍,和他們當日分享的精彩語錄:
《少,但更好》- 分享人:Steve
我們終究躲不過取捨,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取捨。使用80 20法則取捨出重要的事,開始學會拒絕不必要的承諾和聚會,再去做執行
《拆掉思維裡的牆》- 分享人:Palmo
過去經歷過的點點滴滴教育環境,形成思維壁壘,讓自己不敢突破,而這其實都是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我們需要開始擺脫受害者心態,才能掌握人生不受以前的過往打擾。
《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分享人:James
森田正馬:不掌握情緒,不足以掌握人生。學會將失敗和別人對你的否定,以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認識到情緒是正常的,要跟他做朋友,不要受到情绪控制
《成功者大腦》- 分享人:Wing
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項是找到方向感,打造成功者大腦。成功是堅持,堅持才會看到成果,有目的的堅持,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