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生出更多時間的妙招!
已故的喬布斯説過:
“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為別人而活。 不要被教條所限,那也就是活在別人的觀念裡。”
話雖如此,打工的人都明白,我們的一天幾乎8個小時都奉獻給了公司,還不算上通勤和吃喝拉撒,真正留給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間並不多,可能有兩三個小時已經很不錯了。
好消息是,接下來我將分享7個幫助你“生”出更多時間的妙招,如此一來,你的一天可能就多出了一兩個小時,去做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内容目錄
第1招:整理
根據全國專業組織者協會 (NAPO) 的研究,我們平均每天花費一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來尋找丟失的物品。
那麽,請你回想一下:
你每天花了多少時間來尋找重要的文件、檔案、電子郵件、訂書機、書籍甚至是你的車鑰匙?
如果你可以把這些文件妥善地分門別類,常用的東西都放好的話,你不就多出了許多時間嗎?
第2招:早起
想要每天多出一個小時?那就早起一個小時不就好了嗎?
等等,你可能會說熬夜也一樣可以“生時間”啊?比如我不要12點睡,一點了才上床睡覺也是多了一個小時。
顔如晶在《奇葩説》曾經説過:
“如果以犧牲身體的代價是爲了獲得快樂和學習,那麽爲什麽不在清晨二者兼得呢?”
熬夜會帶來許多健康的隱患,比如更容易長皺紋、黑眼圈、記憶力下降、肥胖等等,你也可能因爲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不佳,降低了工作效率。
相反的,早起的人會更健康,也比較容易集中精神,因爲早上比較安靜,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認真地做事,比如規劃目標、寫作、閲讀等等的。
想想看,熬夜和早起,哪個給你罪惡感?哪個又給你成就感呢?
反之,感到疲累的話,我們的工作效率就會下降,面對大挑戰也會容易退縮,所以比較適合處理簡單的任務,比如回復郵件、整理文件、複印文件等等。
簡單來説,我們應該根據當下的工作狀態,分配適合的任務。
此外,如果感到疲累的話,可以通過喝水、在外面快步走、花10分鐘冥想、午睡20-30分鐘來補充精力。
第3招:檢視日常
你每天是如何過日子的?時間的分配上有需要調整的嗎?有什麽什麽事情是你可以省略掉或不去做的嗎?
我有一個朋友,因爲她不擅長拒絕別人,所以她每次下班都充當某位同事的司機,負責載送對方回家,於是就這樣每天工作日都浪費了半個小時的車程,對方也不做任何補貼,最多説聲謝謝而已,後來直到同事辭職了,她才終於擺脫掉這個包袱。
那生活中你有遇到類似的情況嗎?比如朋友的酒局或社團活動之類的,如果這些事大量占據你的下班時間的話,你可能是時候考慮一下它們對你的重要性,然後再重新分配你的時間了。
另外,你也可以記錄每日生活習慣,看看有什麽事情是不重要,可以能少則少的,比如追劇、玩手游、看直播等等。
要記住,我們把時間花在什麽地方上,我們就會成爲怎樣的人。
第4招:善用高峰時間
你知道你一天當中,最有活力、精力最旺盛的時段嗎?
有的人可能是早上9點到12點的時候,而有的可能是下午的時候才感覺比較有活力。
人的精力就好像電話的電池量一樣,是有限的,如果在高峰時間做瑣碎的事情,比如回復郵件、打電話給客戶、和同事閑聊等等的,那麽這只是浪費你寶貴的精力,接下來你可能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完成難度高的任務了。
所以更有效率的做法是,把你的高峰時間用在完成最難、最有挑戰性的工作,過後才騰出剩下的時間來做其他的瑣碎事,這就是博恩.崔西所倡導的高效工作法,“先吃掉那隻青蛙”。
第5招:減少干擾
每當我們專注工作的時候,可能會被一通電話、外賣、突發的會議、同事問問題給擾亂陣脚。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每次被干擾后,我們人腦需要至少23分鐘才能回到原來的專注力。
所以只要我們學會如何管理或減少外在干擾的話,我們就能提升工作效率,省下更多的時間,
第6招:停止一心二用
不少人對高效的迷思就是:我同一時間做兩件事,比如一邊檢查信件,一邊和老闆講電話,不就省了很多時間嗎?
不幸的是,這麽做只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因爲它只會降低工作速度,而且你犯錯的機率會更高,到時候還要花更多時間來糾正就得不償失了。
另外,大腦在不斷切換任務的過程中,會更快消耗掉精力,讓你感到更容易疲累而已。
所以一次只專注做一件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當然你不一定要用25分鐘的單位,可以是15、20、甚至是30分鐘也可以,至於休息時間建議5到10分鐘即可,不能過長。
第7招:在家工作
在家工作能夠省下大量的通勤和塞車時間,也能避免因爲天氣因素而帶來的不便。
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是可以在家完成的話,不妨向老闆提議,每周星期一,二,三在公司上班;四,五則在家上班,以此類推。
總結
以上就是7個生出更多時間的方法,這些方法都不難,只要你肯去面對,去思考,去改善,就能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了。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啓發,我們下次見!
相關文章推薦
- 《把時間當作朋友》書摘筆記|認識時間,我們的好友
- 《番茄工作法圖解》書摘筆記|專注、休息、專注
- 《練習的心態》書摘筆記|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
- 《抗壓力:逆境重生法則》書摘筆記|抵抗壓力,從逆境中恢復
- 《子彈筆記》書摘筆記|記錄過去,規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