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den letter tiles on a wooden surface spell out the word "Recession," symbolizing economic downturn.

全球股市崩盤,投資者該怎麼應對?6個關鍵策略

最近大家可能都在擔心一件事:股市崩盤。每次打開投資APP,都是一片紅色。

新聞不斷報道市場崩盤、經濟衰退和股價「修正」。但這些到底意味著什麽?我們該恐慌嗎?該加倉嗎?還是該賣光一切?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探索股市崩盤背後的真相,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麽有些人在崩盤中虧得血本無歸,而另一些人卻能大賺特賺?我也會和大家分享其中的應對策略。

免責聲明:此文章內容僅作為教學、分享及參考的用途,而非專業的投資建議。所有交易皆存在風險,虧損可能超過您的投資金額,請謹慎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習慣看影片學習的朋友,也可以看好葉在 YouTube 上分享這篇內容

為什麼股市會崩盤?

要理解股市崩盤,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為什麽它會發生。

股市崩盤是指股票市場突然快速下跌,許多股票價格急劇下跌。

這通常由三個主要原因引起:泡沫破裂、經濟惡化與政策調整,以及黑天鵝事件。

一、泡沫破裂 

首先是泡沫破裂。

當股票價格遠高於其實際價值,通常是因為市場炒作而非真正的業務增長。

泡沫被刺破時,投資者爭相拋售,導致股價暴跌。

以2000年初的互聯網泡沫為例,任何帶有「.com」的公司都能獲得大量資金,即使有一部分的公司沒有盈利模式。

巔峰時超過400家互聯網公司上市,納斯達克總體上漲了800%。

不過,當人們意識到這些公司根本不盈利時,他們就大量拋售股票,導致納斯達克崩盤近80%,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並花了15年才回到泡沫前的水平。

目前美股標普500截至4月4日,估值為23.27PE,未來一年前瞻為17.9PE。

而過往10年的估值區間為20.9到29.4。所以目前估值水平在相當較低的水平,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資產膨脹現狀。

二、經濟惡化與政策調整

再來是經濟惡化與政策調整。

高通脹導致生活成本上升,消費者減少支出,企業銷售下滑。

當公司盈利減少,投資者預期未來利潤下降,就會紛紛拋售股票。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惡化,最終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同時,央行也會提高利率控制通脹,使貸款成本上升,企業經營困難,進一步導致股市下跌。

就以目前美國形勢來說,因為通膨壓力依舊,美聯儲正在進行緩慢的降息週期。

美國正面臨通脹壓力

但川普卻直接幫忙踩一腳油門,把關稅提上來,想要將通脹轉嫁給全世界。

而這可能會讓美國消費直接變疲弱,陷入通縮。這樣美聯儲就有理由來降息,並且之後再發低債息來減緩他36萬億美元的國債。

而且這還可以脅迫其他貿易夥伴來購買他的國債,或是把原本30年期的債轉成更長期的債,比如超過50年無息或是低息國債。

不過這樣做非常危險,這種保護主義政策很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進一步打擊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長,可能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另外,這種經濟政策還存在時間差的問題。

關稅是立即見效的,而降息刺激經濟需要時間。

在這段時間差中,美國經濟可能同時面臨高通脹和低增長的「滯脹」局面,這是經濟學中最難處理的情況之一

三、黑天鵝事件

最後一個導致股市崩盤的原因就是黑天鵝事件。

這個概念是指那些無法預測的災難性事件,如戰爭、疫情、恐怖襲擊或金融醜聞。

2020年的新冠疫情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短短幾周內全球市場下跌超過30%,因為投資者擔心企業停擺和全球經濟崩潰。

目前的黑天鵝就是川普本身,比如像他所謂的不平等的「對等關稅」,如果它持續下去,的確就會引發全球供應鏈成本飆升,導致全球經濟放緩。

川普公式
真實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平均關稅稅率將升至67%左右,中國也迅速做出反擊,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34%的稅。

如果美國再加碼,然後中國魚死網破,也一樣態度強硬,那到時候就會和經濟制裁俄羅斯沒有兩樣,可能會再次升級戰爭風險。

從以上三點分析來看,目前崩盤的狀況,主要不是因為股市估值泡沫,更多的是因為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以及川普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

股市崩盘是否正常?

那麼,股市崩盤是正常現象嗎?答案是肯定的。

市場永遠不會只漲不跌,而是運行在周期性的上下波動中。歷史數據表明市場有四種固定的下跌模式:

圖:成長吧製作

歷史反覆證明,市場總是在每次崩盤後反彈並變得更強。

好比1973年石油禁運崩盤、1987年黑色星期一、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崩盤。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市場先崩盤,然後復甦得更強。

那什麼樣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會虧錢呢?那就是那些恐慌拋售的人。

那誰又會賺錢呢?當然就是那些保持冷靜並持有優質股票的人。

每次崩盤,都會有人聲稱這次與以往不同,市場可能永遠不會恢復。

但事實是,只要我們還看到以下跡象,崩盤通常都會恢復。

比如企業仍在運營、人們仍有消費能力、穩定措施已經實施。

而且我們也不要忘記,美國總統如果做不好,四年就會下台,美聯儲也會在經濟不景氣時,放水刺激經濟。

另外,政府在過往也吃過長時間蕭條的虧,這讓他們有了更多經驗應對這類情況。

要是發生經濟蕭條徵狀,他們會及時出手,比如透過降息、量化寬鬆來穩定民心。

這些迅速出台的政策通常會讓市場情緒快速轉向樂觀。

好比在過去六十年,美國熊市的平均跌幅是34.2%,平均持續時間是11.1個月。

但牛市的平均漲幅是151.6%,平均持續了51個月!

要是你能在熊市時堅守信念,就能享受到之後牛市的漲幅了!

所以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一個經濟體的制度是否健全。

好的制度能保障人民自由,激發創新精神,讓企業自由追求利潤,並鼓勵消費者持續消費。這些條件都具備時,經濟市場才能長期穩健上升。

只有當整個經濟體系崩潰,也就是企業大規模倒閉、銀行破產、人們無法取款、國家債務違約時,我們才真正需要擔憂。但這種情況極為罕見。

那當然,假設未來川普修改憲法連任,那我也會重新考慮美股市場。

6個應對股市崩盤的策略

說完了具體崩盤原因,這邊就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應對策略。

股市崩盤確實可怕,但它只是市場周期的一部分。

歷史上,美國股市在每次崩盤後都恢復並創下新高。

雖然沒人能預測未來,但除非經濟完全崩潰,否則過去的模式表明覆蘇很可能發生。

因此面對目前的局勢,我這裡有6個實用策略分享。

策略1:保持冷靜,避免恐慌拋售

策略一,保持冷靜,避免恐慌拋售。

很多人在看到投資組合變紅時,第一反應就是在資產價值進一步下跌前全部賣出。

但事實是:除非你賣出,否則你並未真正虧損。

如果你投資了強大盈利的公司,通常沒理由僅因市場下跌就拋售。

那什麼時候才能賣出股票呢?除非你的情況是屬於以下的五種之一。

圖:成長吧製作

情況1:公司基本面永久惡化

首先是公司基本面永久惡化。

當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被破壞,它們的經濟護城河,也就是競爭優勢就會面臨永久性惡化,這時就是退出投資它們的信號。

情況2:管理層不為股東利益行事

接著是管理層不為股東利益行事。

如果公司管理層被指控財務欺詐或明顯不以股東最佳利益行事,這是嚴重的危險信號,也是一種提示我們退出投資的時機。

情況3:股價嚴重高估

再來是股票嚴重高估。

當一間公司的股票價格比它內在價值高出50%-100%時,可能是獲利了結的好時機。

情況4:發現更好的投資機會

接著是發現更好的投資機會。

如果你找到一只同樣出色或更好的股票,將資金轉移到新機會就可能是明智之舉。

情況5:個人資金需求

最後就是個人資金需求。

有時你需要現金支付個人開支,這完全合理。你的投資最終是為了改善你的生活。

除了這些合理理由外,我們都應該避免因市場波動、短期下跌或媒體引起的恐慌而賣出。

許多投資者最大的錯誤就是情緒化賣出,尤其是在市場恐慌時期。

如果你投資的是盈利能力強、擁有牢固護城河的優質企業,你不必過度擔憂。

這些具有強大競爭優勢的公司能夠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比競爭對手更加堅挺。

他們通常擁有更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更強的定價能力和更忠誠的客戶群,這使他們能夠承受經濟衰退,並在市場恢復時率先反彈。

策略2:不要試圖抄底

接下來是策略二,不要試圖抄底

有些投資者嘗試預測崩盤的最低點,透過「擇時」(Market Timing)的方式來投資,也就是等待完美的買入時機。

但問題是:誰能準確預測最低點呢?

更好的策略是采用定期定投的方式,定期投入固定金額購買優質股票。當價格低時自動買入更多,當價格高時買入更少。這種策略會幫助你消除擇時壓力。

擇時的代價:數據告訴我們的真相

圖源:Advisor channel

事實上,試圖擇時買賣可能對你的投資結果產生災難性影響。

看看數據就明白了:2003年至2022年期間,如果你在標普500中投資$10,000並一直持有,你最終的投資價值將達到$64,844。

但如果你當時一直在等待最好的入場時機,損失就很慘重。

比如,錯過了當時市場表現最好的10天,你的最終投資回報就會只剩$29,708,損失了超過一半的潛在報酬!

更令人震驚的是,如果錯過最好的60天,你的$10,000只會變成$4,205,投資報酬率下降了93%!

這些最佳交易日往往出現在市場最動蕩的時期,表現最好的10天中有7天發生在熊市期間。

策略3:要買優質企業,而非便宜股票

再來是策略三,要買優質企業,而非便宜股票。

崩盤時,買入任何看似便宜的東西很誘人,但並非所有公司都能恢復。

有些企業會完全失敗,它們的股票永遠不會反彈。所以,關注那些低負債、穩定盈利、有危機生存歷史的強大企業至關重要。

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前,亞馬遜股價約90美元,崩盤時跌至40美元以下。(拆股後計算)

如果你研究並相信亞馬遜是強大的公司,而且在當時也低價買入它們的股票並持有到2024年,這時你的這筆投資就會增長超過8,000%。

目前有許多科技巨頭的估值都特別的吸引人,特別軟體型的公司。

其實他們的基本面一直都很優秀,盈利狀況一直都在穩健增長。

關稅影響對他們來說也相對比較小,而就算在經濟糟糕的情況下,他們也能憑著優秀的盈利能力比同行更堅挺。

所以趁股災我都會趁機入手,來投降低自己的投資成本。為我未來20-30年後的退休做準備。

策略4:要多元化投資,綜合避險資產

接著是策略四,要多元化投資,綜合避險資產。

在股市下跌的時候,每個行業受到的影響程度都不同。

可要是你的投資組合過於集中,那就可能會受到重創了。

因此分散投資就像護身符,能幫助你降低風險,保護資產價值!

你可以把資產分散在股票、債券、ETF、黃金、比特幣等不同類別的資產,來對沖單一市場的風險。簡單來說,就是把雞蛋分散放進不同的籃子裡。

在這當中,最著名的方法就是使用股債搭配了,因為股市和債券市場是脫鉤的。

你可以看到股市下跌的時候,債券市場是不受影響,甚至有時還會上漲。

即便下跌,通常也不超過10%。

圖源:Aswath Damodaran

除了依靠債券,有些投資者也會利用黃金和比特幣來避險。

黃金策略師George Milling-Stanley 就估計從1973年以來,黃金價格和標普500的相關性只有0.03%,兩者幾乎不會互相影響。

比特幣也是如此,比特幣和標普500的相關性只有0.35。

而黃金作為能抵禦政治動蕩,全球公認的避險神器,價格也就被推高了。

就連各國央行在過去3年都在不斷買金,數量每年超過1000噸!

圖源:anue鉅亨

黃金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一個很好保持我們購買力的資產。

從古埃及,古希臘,羅馬時代,中國朝代,雅典到現代。黃金依然沒有失去它的價值。

這20年來隨著全球局勢動蕩而持續上漲。

Screenshot

如果你覺得美債現在已經不安全了,那可以考慮看黃金。

另外加密貨幣作為一個新興資產,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分散機會。

像是比特幣就能抵抗貨幣政策,減少政府隨意印鈔的風險!

根據Bitwise的研究,要是在傳統60/40股債組合中加入2.5%的比特幣,會讓3年風險調整回報率提高12%,對組合有正面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要是分配在5%以上,對最大回撤的影響就會開始增加。所以要跟著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分配。

我自己本身就有10%的加密貨幣在自己的投資組合當中,其中一半是穩定幣,一半是比特幣,不過接下來可能會把更多資金轉移到比特幣和黃金掛鉤的幣來避險。

策略5:保留現金

再來是策略五,保留現金。

這是我們幾乎每個投資影片都會講的。

想在市場下跌時依舊長期持有,現金流就很關鍵。

生活中總是有各種意外發生。比如醫療費用、汽車維修或者失業等。

如果你沒有現金流,就可能會需要在低點賣出股票,造成永久性虧損。

這時緊急預備金就是你的救星!

當你知道自己有足夠的現金應對突發狀況時,就會有滿滿的安全感,讓你在面對股市波動時心態也會比較平和,讓自己更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

另一個保留現金的好處,就是能幫助你在市場下跌時,有資金入場撿漏好公司!

而我自己本身就會按照股市的估值來保持現金額度,比如當標普500的PE估值來到高點的時候,就會保持多一點,定投少一點。而低點的時候就定投多一點。

這樣就可以確保自己不會錯過投資增長,也不會一直買貴。

但不管股市多低,我都不會用完投資現金流,因為你不會知道,什麼時候才是最糟糕的情況。

策略6:要獨立思考,避免從眾思維

最後是要保持獨立思考,避免從眾思維而引起恐慌。

當恐慌蔓延時,人們會盲目跟隨他人的行動。

要知道,即使是華爾街的專業人士也無法完美預測市場。我們都應該透過自己的研究來理解自己的投資,而不是盲目跟隨任何人,甚至是專業人士。

就像巴菲特所說:「永遠不要投資於你不了解的東西。」

這裡提一下,短線交易者還有一種從崩盤中獲利的策略:做空。

例如,你借朋友價值100美元的股票,賣出,等價格跌至70美元時買回,歸還給朋友,賺取30美元差價。

但如果股價上升至120美元,你將虧損。

雖然一些傳奇投資者透過做空賺取數十億美元,但如果你不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那風險就會非常的高。

期權的好處就在於它可以用較小金額,控制較大的倉位。

比如1個期權合約相等於100股,但你不需要支付100股的價格,而是支付較為便宜的權利金。

而虧損是有限,最多就是損失權利金而已。

所以通常我都是用來在股災時保護組合和用較便宜的價格買入優質資產。

當然,這是比較進階的操作,你需要先學習掌握相關的知識。

總體來說,我認為在崩盤中生存並獲利的關鍵是保持冷靜,避免恐慌拋售,進行徹底研究,做好適當的避險規劃,並以折扣價買入優質資產。這樣才可以在目前動蕩的投資局勢當中,穩健前行。

結語

股市崩盤就像超市大減價,表面看起來混亂不堪,大多數人在慌亂中隨手抓起商品或幹脆轉身離開;而少數有準備的人則早已列好清單,冷靜地在貨架間穿行,精準地挑選那些平時買不起的高品質商品。

那麽問題來了:當市場大跌時,你會選擇成為盲目跟風、隨意拋售的沖動消費者,還是能像精明購物者一樣,帶著你的「購物清單」,在價格大跌時冷靜出手呢?

對於我來說,頭已經洗了,我將會跟著自己的策略穩健前行。

10年後是住豪宅還是睡公園,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但無論如何,這過程中我都會陪伴大家一起面對挑戰,度過艱難的時刻。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