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面應對挫折?
當下我不禁心痛,同理心爆發,而且是真正字面上的“感同身受”,因為10歲那年,我也曾因為一場大火而失去家園,跑出來時也沒穿上衣。
當時的我非常不瞭解:
“為什麽我們的家都那麽窮了,那麽衰的事還發生在我們身上?這公平嗎?”
現在決定了未來
除了火災以外,5歲時我還被重型機車撞過,在病床上躺了3個月;中學甚至還參與過一場群毆,但偏偏只有我被打得頭破血流,縫了10多針。
你看到嗎?當我們一直關注自己的不幸,總會有千百個理由,用不幸的視角去過上悲慘的人生。
慶幸的是,我並沒有選擇停留在過去,繼續讓自己成為一個“受害者”而是向前看,往前走。就像是阿德勒的“目的論”一樣:
“無論你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麽事,
那對你將來要怎麽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我相信有很多人之所以無法實現自我,通常都是停留在過去,總是在想:
“如果當時我怎樣怎樣,現在的我就不會那麽糟糕,過得比現在更好了。”
但如果執著于“過去決定了一切”的想法,偏偏你又無法改變過去的話,結果會是怎樣?
我們會對自己感到絕望,束手無策、悲觀、自怨自艾,什麽都不做,不去改變,又怎能期待未來會有什麽不一樣?
總結
也許出於同病相憐,或者也想引導對方往積極的方面思考,在貼下面留言寫道:
“需要幫忙的話,可以跟我說,因爲我家以前也被燒過。”
他過後私信我,感謝我給他的鼓勵和幫助,我也熱心地與他分享我過去的經歷,聊到最後這位朋友抛出一個問題:
“你的家被燒掉了,這件事給你帶來的意義是什麽?”
我 想了一下,便答道:
“它成為了我生命中,一個精彩的故事。”
相關文章推薦
- 《拆掉思維里的牆》書摘筆記|打破僵化思維,走出舒適圈
- 《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書摘筆記|感性與感性之間的較量
- 《黑天鵝》書摘筆記|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
- 《情緒急救》書摘筆記|內心的傷,也需要急救
- 《活出生命的意義》書摘筆記|探索並找到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