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iew of charts and colored pencils on a desk next to a laptop, perfect for business or education themes.

你的財富達標了嗎?20歲到60歲必知的理財里程碑

你是否曾經看著自己的存款餘額,然後忍不住思考:「我這個年紀的財富水平正常嗎?」或者「我的同齡人到底存了多少錢?」

今天,我就要帶你深入了解從20歲到60歲每個年齡階段應該達到的財富目標,幫助你檢視自己是否走在財富自由的正確道路上。

*習慣看影片學習的朋友,也可以透過下方影片看好葉分享本篇內容!

財富目標的資料來源

你可能好奇,今天分享的各年齡層的財富目標是怎麼設定的?

答案就是參考美國聯邦儲備局針對各年齡層淨資產(不含房產)的統計數據

雖然說不同國家的職業收入、生活水準都不同,可能導致這份統計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但在我看來,有一份統計數據可以參考,反而能作為一個錨點,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財富是否有在增長。

那話不多說,我們開始看每個年齡層的財富目標吧!

20歲世代:建立基礎的黃金時期

首先我們來看20歲世代。

在分享這個年齡層應該達到的財富目標前,我們要先簡單了解「淨資產」這個概念。

所謂的「淨資產」,就是你擁有的所有資產減去你欠下的所有債務。

統計顯示,25到29歲族群的中位數淨資產大約是1萬9千美元,也就是約莫58萬元台幣左右。

相較於更高年齡層的財富目標,20歲階段的淨資產數值是相對較低的。

在20歲這個階段,你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立即累積大量財富,而是建立正確的理財習慣。

這裡有四個理財習慣是我建議你去養成的,它們分別是:存錢、省錢、做預算,和清理債務。

首先是存錢。

我會建議你在這個階段努力儲存稅前收入的10%到15%。

不過這筆儲蓄不只是為了退休而存,還包括建立緊急預備金、存錢買房頭期款,或在退休計畫之外建立投資組合。

當然,雖然理想目標是儲存10%到15%的稅前收入,但我知道這對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達成。

如果你暫時無法達到這個比例,可以從較低的百分比開始,比如5%,然後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漸提高,但關鍵是要保持一致性。

再來是省錢,也就是要避免花光所有的收入。

這是我看過太多剛開始賺取不錯薪水的年輕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每個月拿到薪水就想買這個買那個,結果月底錢又不夠用了。

當然啦,我也曾經忍不住想買新出的 iPhone 或是名牌包,這種衝動是人之常情,我也不主張過度節儉的生活方式。

就像我在上次分享的《發薪日理財》影片中提到,每個月在支付完帳單和存錢後,我們都要給自己一筆錢去娛樂消費,這樣才能更健康地累積財富。

偶爾購買好東西或享受美好體驗是完全可以的,前提是不會對你的財務造成重大影響。

接著是學會做預算。

我現在每個月都會檢視自己的預算。如果你從20歲就開始這麼做,我保證你會比同齡人擁有更大的財務優勢。

預算能幫助你了解真實收入,包括扣稅後的實際收入,以及來自股息、利息和投資的被動收入。

同時,預算也讓你清楚掌握支出狀況和消費習慣,發現哪些地方花費過度。相信我,預算絕對會成為改變財務狀況的關鍵工具!

最後就是要及時清理債務。特別是高利息的債務和信用卡債務,這些都必須優先處理。

如果你有高利息債務,就不應該投資股市或進行任何複雜的理財操作,還有專心還清信用卡餘額會是更好的選擇。

簡單來說,20歲世代的財富目標可以定在1萬9千美元。但要注意,這不是一個硬性規定,而是參考值。在這段期間,你可以透過存錢、省錢、做預算,以及及時清理債務,去幫助自己盡可能達成這個財富目標。

30歲世代:穩步成長的關鍵期

接下來是30歲世代。

這個年齡層的財富目標分成兩個階段。

30到34歲的財富目標可以是約為3萬6千美元,也就是約一百萬元台幣;而35到39歲的呢則是約4萬3千美元,也就是約一百三十萬元台幣。

在30歲世代,如果你已經儲存了相當於年薪一到兩倍的退休金,就算是進度良好。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年薪是50,000美元,而你已經為退休儲存了五萬到十萬美元,那就表示你做得很好,這是一個標準的評估基準。

在30歲世代,距離傳統退休年齡還有數十年時間,所以學會投資理財,幫助自己的資產保值和增值都非常重要,否則通膨會把你辛苦存下的錢吃掉。

如果你想了解怎樣存錢才能為自己的資金保值,我近期有專門製作過一支影片分享,推薦你觀看。

那如果你想靠投資增長自己的財富,這裡我有幾個想法分享給你。

首先,投資時一定要有長期思維。

當你投資時,可以考慮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或其他具有長期成長潛力的投資工具,而且越早投資越好,這樣才能讓財富透過複利效應來獲得成長。

再來,投資時也要注意分散投資。

就像俗話說的,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投資也才能分散投資風險。

試想,如果你把所有積蓄都投入單一股票,萬一那家公司突然破產,那你的辛苦積蓄就會全沒了!

所以應該將投資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產業,甚至不同的地理位置。

接著,投資時也要注意投資費用。

我看過太多人忽略這一點!所以選擇投資工具時,請特別注意投資相關的費用,因為高額費用是會長期侵蝕你的報酬的!

我曾經就看過不少投資伙伴的帳單,他們的投資費用每年可能達到數千美元,而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支付這些費用。

要知道,在投資方面其實很多時候都有成本更低但效果相同的替代方案。

除了存錢保值和投資增值,在30歲世代還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理財陷阱,那就是絕對不要從退休帳戶借錢。

我知道,從退休帳戶裡提錢去應急是很方便,但這也會嚴重減少你的長期儲蓄。

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前面20歲年齡層時提到,我們要培養存錢並設立緊急預備金的重要性,因為這樣我們才能應付生活中的任何意外支出。

而且如果可以,我也建議你在這個年齡段提高儲蓄率,至少要儲存15%到20%的稅前收入,包括你退休計畫的供款。

簡單說,30歲世代的人的財富目標分成兩個階段,30到34歲時是約3萬6千美元,35到39歲時則是約4萬3千美元。

在這個階段,你應該堅持學習投資,為自己的資產保值和增值,這樣你的存款才能在你睡覺時也能持續增長。

如果你想計算自己幾歲可以達到財富自由,這裡我也為你準備了一個《財富自由模擬器》,可以幫助你計算每月需要投入多少錢、需要多少投資回報,以及投資在什麼金融工具才能有效達到財富自由,

目前這個模擬器限時免費下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掃碼或點擊資訊欄裡的連結下載哦。

40歲世代:中場衝刺的決勝期

接著是40歲世代。

透過20年的努力,你通常會在40歲成功上位,迎來收入高峰期!這時的財富目標也分兩個階段。40歲到44歲時是約5萬7千美元,也就是台幣約170萬元;45~49歲時的財富目標則是9萬2千美元,也就是台幣約270萬元。

在40歲世代,如果你已經儲存了相當於年薪兩到四倍的退休金,就算是進度良好。

而在這個年齡段,有幾項你需要專注做的事情:

第一,努力在十年內把收入最大化

這是你一生中收入最高的時期,所以你得主動出擊,把握機會!

畢竟有研究說,在同家公司待了兩年以上的員工,除非你的公司每年有10-15%的穩定加薪,不然平均薪水會比更頻繁跳槽的員工低 50%…

有必要的話,你可以換一家真正懂你價值,給你更好報酬的公司。

第二,堅持預算

即便你在這個年齡賺最多,但這也是你有可能花最多的年齡段。

所以你的任何行動和預算,都應該從長遠考慮。

好比你想在接下來20年內靠投資把財富增長到108萬美元。

那麼在7.5%年化報酬率的情況下,你需要每月投入2,011美元才能在20年內達到這個目標。

儲蓄率方面,如果要能每月投入2,011美元,而且以中位數59,000美元的年收入來計算的話,那麼你的儲蓄率就會需要高達約41%。

又或者你可以暫時犧牲一下,把退休計劃延遲。

不過單靠投資標普五百就有10%的平均年化報酬率,所以每月投入1,504美元還是可以追回來的,儲蓄率就會是約莫31%。

所以越早考慮退休問題,儲蓄起來就不會那麼吃力!

50歲世代:最後衝刺的黃金期

再來是50歲世代,這時我們都人到中年嘍!但這個時期也還是職涯最後衝刺的黃金期。

這個時期的財富目標也分成兩個階段:50到54歲是約莫9萬4千美元,也就是台幣約兩百八十萬元;55到59歲則是約13萬美元,台幣約三百九十萬元。

進入50歲世代,退休已經是不遠的人生階段,但你還是有時間調整並顯著改善狀況。

我想強調,退休規劃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需要持續調整的過程。

就像我自己,即使已經在財務領域工作多年,但我還是會定期檢視和更新我的退休計畫。

所以你也必須定期檢視和更新退休計畫,這可能包括重新評估財務目標、評估退休支出,以及確定目前的儲蓄率是否足以支撐你想要的退休生活方式。

無論你計畫提早退休、60多歲退休還是根本不退休,為多種情況做準備都是明智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就像我看過有人原本計畫工作到65歲,但因為健康問題在58歲就不得不退休。但幸好他有足夠的財務儲備,所以這個意外並沒有對他造成太大影響。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朝財務安全的退休目標前進,可以用常見基準來衡量進度。建議50歲時累積相當於年薪五到六倍的金額,55歲時達到七倍。最終目標是在60多歲中期累積年薪的10到11倍。

但如果你沒有達到這些基準,也不要感到沮喪。我理解你的感受,因為我也曾經歷過財務落後的階段。

每個人的財務歷程都是獨特的,我會說盡力而為就好,繼續尋找改善方法並制定策略保持正軌更重要。

60歲世代:收穫與規劃並重的階段

最後來到60歲世代了!

雖然已經到了花甲之年,但這裡也有兩個階段的財富目標值得你關注。

60到64歲的財富目標是約14萬美元左右,也就是台幣約四百二十萬元;65到69歲則是約13萬美元,也就是台幣約三百九十萬元左右。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65到69歲時財富目標會比較低?原因很簡單,這個時候人已經退休了,開始動用退休金。在沒有額外收入的前提下,財富總額會降低,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在60歲世代,你可能也會疑惑是否已經儲存足夠支撐生活方式的金額,所以建議為退休累積約10倍目前年薪的金額。

不過,這個數字會因個人情況而有很大差異。

舉例來說,如果你打算退休後住在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或者有其他收入來源,可能不需要這麼多。

相反,如果你計畫環遊世界或有較高的醫療支出,可能需要更多。

此外,這個階段你還要考慮政府或社會提供的退休金或年金福利。

多數國家會根據你的工作年資、退休年齡和申請時間,決定你可以領取的金額。

通常,提早申請會減少每月領取的金額,而延後申請則可能增加你的退休金收入。

每個國家的制度不同,建議你根據自身情況和規定,仔細規劃申請時機,以最大化自己的退休福利。

結語

看完每個年齡段的財富目標,你有什麼感想呢?歡迎你留言告訴我。

這裡我也為你製作一份圖表,方便你回顧每個年齡階段的財富目標。

圖源:成長吧製作

但我想再次提醒你,今天分享的這些財富目標數據,是以「不含房產」的淨資產為基準。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在許多國家,房產往往占據家庭資產的最大部分。

如果把自住房產也納入計算,你的淨資產數字可能會大幅增加,財富排名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請務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評估和調整這些數字。

同時,這些財富目標只是參考值,不是絕對的標準。每個人的人生規劃、生活地點、家庭結構和退休夢想都不一樣,適合你的財務路徑也會有所不同。

如果你有明確的退休目標金額,其實可以反推每個階段應該累積多少資產,讓自己的財務計畫更貼近個人需求。不要被單一數字綁住,而是要靈活運用這些資訊,作為調整和檢視進度的參考點。

最後,如果你發現自己目前的財富累積落後於這些目標,也千萬不要灰心。

人生的財務旅程本來就充滿變數,財富的增長也不是線性發展的。每個人的起點都不同,會遇到的挑戰也不一樣。

最重要的是,無論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只要願意開始行動、持續學習並調整策略,就有機會逐步縮小差距,甚至逆轉局勢。

記得,財富的累積是一場長跑,而不是短暫的衝刺。給自己一點耐心,也給自己多一點信心,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

| 延伸閱讀:

從零到富有:7步驟讓你荷包變滿滿

財務自由的第一步:發薪日後必做的4個關鍵習慣!

黃金和白銀,哪個才能真正保護你的財富?

3個高利率存錢法,幫助你有效對抗通貨膨脹!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