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心中的巨人》書摘筆記|喚醒潛能,成為掌控生活的巨人

喚醒心中的巨人

書籍簡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唤醒心中的巨人》這一本書。作者,安東尼‧羅賓曾經住在十坪大的單身公寓,洗盤碗都只能在浴缸裡洗。他身高一九八公分,體重比正常值超過十五公斤,人際關係惡劣,前途一片黯淡,生活也一團糟。

但自從開發內心無限潛力之後,他的生活大為改變,如今不但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更是美國最成功的心理勵志專家、全球潛能成功學權威。他建立了羅賓潛能成功研究機構,開設了教育課程,極力向全社會講授開發潛能之道。


成功的信念

我們的信念系統,其實構造了我們所看見的世界,從而塑造了我們的生活。就像好葉在解說杜根定律的影片所提到的一樣,自古希臘以來,從來就沒有人相信,一個人可以在4分鐘內跑完1英里的路程。但在1945年,自從羅傑班尼斯特打破了記錄以後,同年馬上就出現了37名同樣打破紀錄的人。

這就是信念的力量:想要改變現狀,你就要相信成功的可能性。

信念的高低,取決於參考經驗的次數,以及情緒的強度。你有越多的例子可以參考,你的情緒慾望就會越強烈,你就越相信你能夠達成這一件事,也越會大量行動以達成目標。

信念強度
圖:信念強度

如果說過去的參考經驗塑造了我們的信念和性格,那別人的參考經驗則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見更多的選擇。擴展參考經驗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 由外,比如模仿對象,書籍,傳記,電影,或是課程;
  • 由內,創造自己想像出來的情景和人物。
如何擴展參考經驗
圖:如何擴展參考經驗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總是保持懷疑的心態,則會弱化信念。比如,原本相信卡內基的你在看了抨擊卡內基是毒雞湯的影片後,開始對卡內基產生懷疑的心態,覺得他在騙人,因而遲遲不去行動,最終就會導致拖延和失敗的結果。

一種信念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個信念是否能驅使你去行動,讓你改變生活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愛因斯坦

相信群體認同的事,只會限制你的生活,把你變得和大家一樣。


改變的系統

當我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的神經元就會把我們的感覺和行為做連接

比如,吸煙這一件事。在青少年學會吸第一口煙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很酷,感覺很爽。這時候,神經元就會把吸煙這個動作和快樂的感覺連接在一起,慢慢的,這就養成了青少年的壞習慣。吸了幾年煙之後,即使他為了自身健康而想要戒煙,也還是怎麼戒都戒不掉。

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是,青少年的神經鏈出現了矛盾的狀態:一方面想要戒煙(逃離罪惡感)一方面又覺得抽煙很開心。抽煙這一個動作,同時與痛苦和快樂的感覺進行了連接,所以才會造成矛盾的現象。

安東尼‧羅賓所發明的NAC神經鏈調整術,就能避開上述的矛盾現象,有效消除痛苦並得到快樂,輕鬆改變原有的壞習慣。以下5個簡單的步驟,就是我們想要有所改變時,必須經歷的過程。

Step 1:確定你要的,而不是妨礙你的

在人生中,我們越注意什麼,就越容易得到什麼。同理,如果你越惦記你不想要的,你就越甩不掉它。

明確什麼是你真正要的,才能引導你的去向。

Step 2:找出改變的槓桿,創造急迫性

不改變和極大的痛苦連接在一起,或是把改變和極大的快樂連接在一起,就能去除矛盾的感覺。

以吸煙為例子,作者的一個學員想要戒煙,但心底深處還是覺得吸煙很爽。於是,作者就和他達成協議,要他在一個星期內,什麼東西都不吃,只能吸煙飽。結果,在第二天的時候,他就已經再也無法忍受吸煙了,因為吸煙已經不再帶給他愉悅,而是極度的痛苦。

如果這還不足以產生改變的急迫性的話,那就把目標轉移到心愛的人身上,例如你的孩子、父母、戀人或愛人,因為大多數人更願意為心愛的人付出。

緊接著,繼續問自己一些能引起快樂的問題,比如

  • 「如果我改變了,會對自己有什麼重新判斷?」
  • 「如果我改變了,會有什麼樣的衝勁?」
  • 「如果我今天就改變,會做出什麼樣的成就?」
  • 「我的家人和朋友會怎樣看我?」
  • 「我會有多麼的快樂?」

盡可能找出一大堆『為什麼』一定要馬上改變的原因,而不是未來某一天才改變的理由。如果你不覺得有馬上改變的必要,那就表示你還沒有找到真正的改變槓桿。

改變的槓桿,會讓你看見改變的必要性,迫使你馬上行動。

Step 3:利用代替方案

縱使我們中斷了舊有行為,若沒有可以取代的新行為,結果必然會功敗垂成。因此,找到一個好的新行為是成功改變的關鍵,而且,這個新行為必須要讓你得到與先前同樣,甚至更多的快樂

比如,你想要戒煙的話,就必須想出新的方法來取代過去從抽煙中所得到的快樂。戒毒調查報告顯示,「取代行為」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 第一組人被迫以法律(外力)強制戒毒,可是他們被釋放後沒多久,便又開始吸毒了。這證明了一點——外力的施加無法造成持久的改變
  • 第二組人真心想戒毒,並憑著毅力壓制想吸毒的衝動。最終結果比第一組還要樂觀,但效果維持不久,平均大概只有兩年的時間。
  • 第三組人則藉由好的取代行為而戒毒成功。他們從家庭、事業、社會活動上獲得了比吸毒更好的感受,結果絕大部分人從此再也沒有犯過毒癮。即使少數人未能成功,但他們平均也至少能維持八年不再犯。
好的新行為,能夠給予同樣的快樂,是取代舊習慣的最佳方案。

Step 4:不斷調正新行為,使之成為習慣

改變要能維持長久,調正工夫必不可少,而最簡單的調正方法,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新行為,使它在我們的腦裡形成粗壯的神經鏈。

先給自己訂定幾個目標,每當你達成一個就馬上給自己獎勵,好讓神經系統把改變跟快樂的感覺連結在一起。哪怕只是成功踏出了很小的一步,你也應該立刻給自己一點獎勵:一句贊美、一份禮物或更大的自由都可以。

如何長久維持改變
圖:如何長久維持改變

若能不斷強化行為或情緒,最終它便會成為一種自動的習慣;反之,若不給予強化,習慣也會慢慢消逝。

周而復始,讓新行為變成習慣,才能長久維持改變的效果。

Step 5:測試效果

最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檢驗效果。你可以臆想自己處於舊習慣中,然後正以新的行為取代。在這個過程中,問問自己,「你還會被舊習慣吸引嗎?」

  • 如果答案是的話,那就得好好審視前面四個步驟,你可能需要重新來過
  • 如果答案是不會的話,那就看看新行為是否會讓你感覺快樂
只要不斷調整新的行為,使之成為你的習慣,那你的改變必定會成功。

總結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該做什麼才能成功,但真正付出行動的人,卻在少數。無論是要改變團隊、公司、國家,或甚至是整個世界,那都始於你改變自己的那一刻。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巨人,只看你願不願意喚醒你心中的潛能


相關文章推薦


Similar Pos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