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演講》書摘筆記|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

高效演講

書籍簡介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這本書《高效演講:斯坦福最受歡迎的溝通課》,看完讓你迅速掌握高效演講,把它運用在生活裡,抓住每一次説話機會,展現自我,讓成功的可能性無限增大。這本書是由彼得‧邁爾斯(Peter Meyers)和尚恩‧尼克斯(Shann Nix)聯合所書寫。

彼得‧邁爾斯,是斯坦福大學溝通力與領導力講座教授,同時也是美國Stand & Deliver咨詢集團的創始人,專為公司高管以及各國政要、領導人提供一對一的演講溝通培訓和指導。

尚恩‧尼克斯,則是屢獲殊榮的新聞記者、小説家和劇作家,更是擁有超過100萬名聽衆的訪談節目主持人。兩人一起致力於高效溝通的培育工作,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寫了這本書。


演講的開頭

開頭的部分,我們可以利用「坡道」,也就是演講一開始的幾句話,來引起聽衆最大的興趣

如果你能夠把握這幾句話,馬上吸引聽衆的注意力的話,那麽接下來不管你說什麽,他們都會注意傾聽。就像跳臺滑雪一樣,你需要有一定的角度,才能把自己推送到更高的水平。

在建立坡道的時候,你可以把演講大綱給串起來,利用聽衆在乎的理由,組織一個能激發起他們興趣的開頭。你所設計的開頭,需要乾净利落,直指人心。

研究指出,你只有7秒的時間,可以吸引聽衆的注意力,所以,你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浪費,不要把介紹自己或關心天氣當作開場白,你一定要先抓住聽衆的胃口。在那之後才介紹自己,也不算太遲。

架構坡道的技巧

  1. 運用「你」作為開頭。演講的時候要多用「你」,讓聽衆感覺到你是在向他們對話,也表現出你確實理解他們的處境,想要幫助他們。
  2. 要多加利用「性感數字」,也就是强大的統計數據,因為龐大的數字往往會帶來震驚的效果,讓聽衆精神振奮。比如你要演講有關環保的議題,就可以這樣開頭,「全球每年扔掉了8550億個塑料小包裝袋,足以覆蓋整個地球表面!」
  3. 提出問題,讓聽衆能夠進行思考或是想像,好讓他們從原本被動的一方,轉變成積極的參與者。比如,「有沒有人知道1959年,北極熊的數量是多少?現在的數量呢?」「有沒有人想過,冰山融化了之後,北極熊該怎麽辦?」
圖:架構坡道

提供路線圖

除了建立坡道,在開頭的部分,你還需要給聽衆一個「路線圖」,好讓他們瞭解整個演講的流程。比如,你可以讓聽衆預覽整個演講的安排,以及每一部分預計所需的時間。

你也要說明互動規則,讓觀衆清楚知道,他們可以直接打斷你,向你提問,還是有另設的問答環節才可以提問。

開頭,架構坡道吸引聽眾,再給一個簡潔的路線圖,勾起他們的期待。

演講的主體

主體,就是整個演講的內容,你向聽眾提供知識的部分。這些知識應該是聽衆需要知道,或發現的新信息,它不能只是陳舊數據,也不能只是你想說的任何事情。

發現」是這個部分的關鍵詞,因為它會讓你體驗到享受的感覺,就像你玩游戲發現破關秘訣時,你會心花怒放一樣。

再來,演講的內容,應該要被歸納為三個要點,因為人類的大腦無法容納、處理過多的信息,所以即使為了演講議題,你想了數十個論點,也要把它們整理為三個重點。整理好要點之後,你就可以利用不同的技巧,來充實每一點內容了。

充實內容的技巧

  1. 利用故事或比喻修辭手法,把沉悶的文字形象化。 這個技巧能夠讓聽衆發揮想象,更好地明白你的論述。就像《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這一本寓言故事,主要藉由四個角色來探討人應該如何面對改變。
  2. 使用生動的語言,盡量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用詞,因為演講本身就是為了傳遞信息,而不是凸顯自己有多厲害。請想一想,你到底是要吸引聽衆的注意力,還是要向他們炫耀呢?
  3. 運用重複技巧。一個演講者最大的挑戰,就是聽衆很快會忘記你說過的內容。而反復提起關鍵詞,就能夠幫助强化聽衆的感知,加深他們的印象。這就好比一首歌,人們通常記得住,也能夠跟著哼唱的,就是副歌重複性的部分。
圖:充實演講內容

總結內容主體

完成了內容分享之後,你需要一個小小的總結,好讓聽衆記起你前面講的大致內容。

之後,才進入問答環節,讓聽眾參與到演講會之中,與你進行交流、對話。記得一定要在問答環節之前,進行簡單的小總結,讓聽眾能夠想起他們想問的問題。

問答環節過後,演講還沒有結束喔!

如果你直接在問答過後,就草草地結束整個演講會,那現場的氣氛將會變得很尷尬,特別是當聽眾沒有任何想問的問題時,氣氛會更尷尬。所以,你還需要一個强大的結尾,就像晚宴結束前的甜點,讓聽衆能夠獲得圓滿的體驗。

主體,帶領聽眾發現充實的內容,再以小小總結回顧分享,才進入問答環節。

演講的結尾

在呈現結尾的「甜點」時,你需要引起聽衆的情感共鳴,驅使他們做出行動,比如

  • 你可以講講其他人處在類似背景下的故事;
  • 回顧過去,舉出有關的成功案例;
  • 為聽衆描繪一幅未來圖景;等等。

如果你的甜點能夠與前面的坡道相互呼應,那更好!它能讓聽衆的腦海產生圓滿的感覺,讓他們聽了欲罷不能,有機會的話,還會想聽你的演講。

圖片來源:Photo by Ting Tian on Unsplash

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向他們傳遞任何新的信息,或是其他額外的內容

此時的聽衆,已經沒辦法吸收更多的內容。雖然意猶未盡,但鄰近結束時,人們往往都迫不及待想要離開,就算你說再多的內容,他們也都聼不進去,所以,結尾就不要再添油加醋。


總結

演講,就像一本書、一部電影或一齣電視劇一樣。

成功的開頭,會令聽衆的大腦活躍,讓他們身體前傾,專心聼你接下來會說些什麽。主體,則會提供演講的主要內容,讓聽衆可以從中獲取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在最後的結尾部分,你則會創造一種感覺,激發聽衆去采取些什麽行動。

只要耐心準備,加以練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高效溝通者,準確地傳遞自己的想法,影響別人展開行動。


相關文章推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